中外人物﹕群育校長 人人可教
【明報專訊】群育學校遷校風波,讓大眾知道,香港有7所學校專門為情緒、行為等原因而未能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生而設。大嶼山東灣莫羅瑞華學校因為校舍破舊,計劃遷校屯門,卻遭到新址鄰校及部分屯門區議員公開反對。雖然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遷校時,獲得一致支持,但事件讓人反思什麼是教育。該校校長卓德根面對惡言,從未還擊,反而彬彬有禮解釋學校理念,為大眾親自上一課—何謂春風化雨。
◆人物檔案
“ 卓德根,大嶼山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校長。早前政府計劃將有50年歷史、專門收容情緒及行為有問題的學校遷往屯門,引起爭議,卓德根廣受傳媒訪問而為人熟悉。
學校現時只接收小二至小六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全部沒有案底,入學時期由3個月至數年不等,視乎社工評估,若行為理想,便可重回主流學校。由於學校設施老化,加上位置偏遠、沒有寬頻上網,令卓德根決心遷校。 ”
童年貧苦 遇明師沒走歪
卓德根的童年和家庭環境和莫羅瑞華學校的學生差不多。小學二年級開始,患長期病的父親經常住院,一家四口的生計忽然落在媽媽身上。媽媽任職清潔工,工作勞碌,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卓德根成長,但卓德根自小懂事,眼見母親付出太多,為免她擔心,「爭氣」苦讀成為大學生,畢業於中大生物系。缺乏關懷和支持的他,慶幸在小學生涯遇上兩位好老師,對他疼愛有加,令他嘗到被重視的滋味,指自己「不想令人失望,就會堅持要向前走對的路」,沒有在青少年最反叛的時期誤入歧途。
那年代的大學畢業生是天之驕子,卓德根的同學大多甫畢業便教書,他卻到船公司任職銷售員。不過,關心別人的性格卻早見雛形。在船公司,他不時與客人聊天,充當「社工」,為人解決家事、爭執,後來有客人跟卓德根說,覺得他「很適合當社工」,他遂向社福機構寄出過百封求職信,但因為沒經驗而落空,只是唯一一封有關教育的求職信,寄到莫羅瑞華學校,當時的校長不介意他沒有經驗,他便毅然放棄原有工作,擔任薪金只有原來一半的教學助理。
不強求學生「讀到書」
由教學助理至校長,春風化雨15年,令卓德根印象最深刻的,是12年前因嚴重過度活躍症被轉介至該校就讀的陳子朗。當時卓德根仍為教學助理,陳子朗開口閉口盡是「四眼龜」、「死人卓德根」,但是卓德根從沒有形容他「曳」,反而認為他好動又精靈。卓德根善於發掘學生才華,也不介意學生是否「讀到書」,只要求他們發掘興趣。他留意到陳子朗在課堂上吵鬧、坐不定,便請他到課室外冷靜,他每次都會跑到校工處研究維修工具,又會自行拆開電器,發現他對機械的興趣。卓德根不強求陳子朗乖乖聽課,讓他隨喜好研究維修和電器,今天已成為拖車公司老闆。卓德根貫徹學校「一切為孩子」的辦學宗旨,重視學生全人發展。
希望學生發掘興趣
卓德根的教師生涯屬「半途出家」,他經常為學生打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喜歡前線教學的他,一年前被時任校長說服:「擔任管理層能為學生爭取更多。」其後擔任校長。
言傳身教是卓德根的宗旨,遇上較反叛的學生,他從未發脾氣,「學生頑皮時,我要有耐性,也要包容那無理的脾氣,但真的做錯便要罰,慢慢建立關係」,看見一個個學生因學校的關愛敞開心扉,卓德根非常有成功感,也驅使他繼續春風化雨。
泰然面對惡言:以表現消誤解
社會對群育學校認識不多,在遷校風波中,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引述教育局文件稱群育學校取錄黑社會學生。坊間一面倒責難該中學校長,但卓德根表示,其說法只是「誤解、誤會」,深信誤會源於社會對群育學校認識不足。卓德根從未惡言相向,為了讓大眾認識學校及學生,他接受多間傳媒訪問,希望以學生日常表現打破誤解,他又稱,對方不需要為其言論道歉,彼此尊重已經足夠。
■相關概念
平等機會(equal opportunity)
領導(leadership)
社會期望(social expectation)
社會共融(social inc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