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磚生產商:增回收率或供過於求
【明報專訊】政府希望透過徵費,大幅提升飲品玻璃樽的回收率,但是否有適當出路可以吸納經循環再造的玻璃物料成疑,一間本港環保磚生產商表示,若玻璃樽回收率由現時約一成增至六成,每日需要吸納的廢玻璃會增至接近140公噸,較現時高出5倍,可能會造成玻璃物料供過於求。
黃錦星:可完全吸納
環境局長黃錦星強調,本地有足夠出路,「完全吸納這項生產者責任計劃下所產生的再造物料。」
環保署資料顯示,2014年本港每日回收玻璃樽約23公噸,佔整體生產量約一成,全部在本地循環再造,主要製成環保磚。其中一家生產環保磚的天奧環保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俊允表示,目前該公司承接的鋪路磚訂單,其實已不足以吸納回收到的廢玻璃。公司近年開拓新產品例如環保英泥,將廢玻璃磨粉再加入英泥;又參與政府的試驗計劃,將廢玻璃磨粉代替河沙,與碎石混合,用來鋪設路基,證實可行。陳表示,政府後來未有進一步推廣,令廢玻璃吸納量有限。
政府指廢料可填海
黃錦星昨於立法會表示,除用作製造環保地磚和其他建築材料外,廢玻璃容器經適當壓碎後可用作填海和其他土木工程填料。政府亦會鼓勵私營界別在其工程項目實行「環保採購」,令玻璃物料的出路更趨多元化。
利用玻璃細粒替代河沙,有助減少因抽取河沙而須挖掘河H的工程。但陳俊允擔心,單靠鼓勵難以改變私人企業的採購習慣,認為政府可能過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