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微整型市場商機龐大,吸引各路高手競相爭搶,市場更出現只要5天就可成整型名醫的速成班,藉由微信等平台傳播課程信息。這些學員學成後以低價攬客,由於不具專業認證與技術,衍生出不少醫療糾紛,微整型變「危」整型,不僅凸顯中國在醫美監管制度上的「真空化」,也讓包括台商在內等合法業者腹背受敵。
「愛美不是女人的權利,而是人類的天性!」據統計,中國每年超過100萬人次做過醫美手術,其中8成為微整型手術,許多培訓機構見有利可圖,打着包吃、包住,只要5天就能取得「國際機構」認證的微整型證照為號召攬客,畢業學員學成後,便自行開設工作室,甚至還能到府服務,儼然成為整型名醫。
朋友圈被喻為重災區
業內人士質疑,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美醫生,得經過醫學院、臨牀實習等階段,至少要10年,現在卻壓縮成5天,會有品質嗎?這些非法醫生常以假藥劑低價攬客,例如真、假玻尿酸的價格落差可達8成,讓許多一心想整成「網紅」的民眾變成「豬頭」。
而這些假微整型醫師常用的拉客管道,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也就成為微整事故「重災區」。有專家指出,中國會有這麼多亂象,主要在於缺乏統一管理規範、監管單位職權不清,讓醫美產業出現管理真空的情況,也難怪今年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催促中央應盡快完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業者盼政府解決亂象
在中國從事醫美產業的台商,探究起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原因,主因在於醫美牌照難取、市場資訊不透明等,才會讓那些想賺快錢的假醫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而且主要客群掌握在中國美容院(機構),而非專業的醫美診所(醫院)手中。
此外,有些美容院雖不從事醫美整型業務,但把客戶轉介給合作醫院的過程中,卻抽取約5成介紹費;合法醫院使用單價高的合格藥劑,加上人事、水電等成本,利潤被極度壓縮,各界都希望政府能早日解決亂象,別讓「劣幣驅逐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