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西百年大宅溢價73萬成交
刷新該區樓市紀錄
【明報專訊】一間超過百年歷史、於6年前翻修的溫哥華西區大宅,本周二以高出掛牌價73.5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該區的樓市紀錄。有經濟學者對此價格感到很不合理,但有本地房地產專家稱出價高過掛牌價20萬元已成常態。
這間位於西1街3555號的大宅於1912年建成,但於2010年徹底翻新,居住面積3,400平方呎,土地面積為33乘120呎,沒有特別好的景觀。該間百年大宅開價約350萬元,最後在前日以423萬元成交,比掛牌價高出73.5萬元,更比政府估價高出160萬元。
賣出大宅的地產經紀普賴斯(Brandan Price)表示,這間標準土地的大宅,成交價可以超過掛牌價這麼多,已經刷新了該區的紀錄。他稱光是出價超過400萬的買家便有5人,而且全都是本地買家,這些人寧可選擇較小的土地也希望住進這一區。
卑詩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達維多夫(Thomas Davidoff)認為,這種價格已經太過瘋狂。他稱以這種高價購入位於基斯蘭奴區(Kitsilano)房產並不合理,除非買家有重新開發的計劃才能獲利。如果花400多萬元買這間房屋只是為了自住,那就是一個「荒唐的笑話」。
達維多夫不願預測未來溫哥華是否還會出現更多這類「遠超掛牌價」的房產交易,但認為溫哥華已經不再是本地人的樓市,因為本地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樓價。他稱溫哥華樓市將只會剩下全世界各地的富豪競相出價,而樓價也會因此被哄抬炒高。
本地地產專家斯卡利納(Adam Scalena)則指出,溫哥華樓市出價比掛牌價高出20萬元已經是常態。他稱西溫近期有一間成交的豪宅,成交價甚至高出掛牌價126萬元。
斯卡利納透露,不論是海外投資人還是本地買家,所有人都因為房源稀缺而感到煩躁,因此在出價時便會更加「狠辣」。他稱本地樓價暴漲,主要原因要歸咎房源不足及加元匯率低迷,而且屋主也覺得要留在溫哥華買樓非常困難,因此不願放出正在居住的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