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資助的《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及《皇帝品味--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分別於今年5月及6月在美國洛杉磯及三藩市開幕。何鴻毅表示,非常遺憾這兩個重量級的展覽不能在溫哥華舉辦,除受本地展館條件限制外,政府對文化的重視不足,亦令他倍感失望。84歲的他亦希望有生之年能在溫市建成大型中華文化博物館,令大溫成為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熱點。 何鴻毅指出,今年5月至9月在美國洛杉磯蓋蒂中心(Getty Center)展出的《敦煌石窟寺: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匯集了40多件藝術珍品,這麼大批的敦煌文物走出海外展覽可謂史無前例。其中全世界最古老的完整印刷書籍《金剛經》更是無比珍貴,自英國從敦煌將其掠走之後,從未離開過英國。這次展覽則是特地向大英圖書館借出,意義深遠。展品還包括向大英博物館、吉梅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多個機構借出的多項珍稀文物,何鴻毅說,即使親身去到中國敦煌,也無法一次看到這麼多珍品。何鴻毅表示,蓋蒂保護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近三十年來一起致力保護並修繕莫高窟,雙方亦耗費五年時間籌劃本次展覽,展出地點僅限於蓋蒂中心,時間僅有近4個月,彌足珍貴。 不過,何鴻毅遺憾地表示,如此重量級的文物展對展館的安全設施、溫度調節及展出空間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溫哥華目前尚無一間展館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 此外,今年6月於美國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的《皇帝品味——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精品展》,為該館50周年慶典的重點展覽,將展出近150件來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帝王珍品,其中30件文物更是舉世罕見。展覽追溯自12世紀初宋代至20世紀初清末800年間九位重要統治者,其身分地位和品味如何影響皇室的藝術收藏。展品包括三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鎮館藏品:世界現存兩個青花扁壺之一,繪有西域舞樂人物,表現出明代瓷器工藝和15世紀初中國對外的文化交流;清朝乾隆皇帝委約意大利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白鷹軸》絹本;以及凸顯藝術家獨特眼光的「肉形石」,作品參考石頭的自然色調和形狀,真實地呈現出燜肉的紋理,是館內最受歡迎的藏品之一。 何鴻毅指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不少都曾是北京故宮藏品,由國民黨政府於1949年帶到台灣,由於歸屬的敏感問題,這些藏品到海外展出時,台灣方面需要對方政府作出展出文物扣押豁免保護承諾,即確保有爭議的文物在合法展出時,不能受第三方司法追訴或扣押,展出結束後可以「完璧歸趙」。何鴻毅說,基金會曾希望將該展覽帶到加拿大,並分別兩次致信哈珀政府及杜魯多政府表達訴求,希望政府出具文物扣押豁免保護文件,但皆石沉大海,音訊全無,令加國民眾無緣台北故宮精品展。何鴻毅指出,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都曾給出扣押豁免承諾,他認為這只是一個文化傳播活動,與政治無關。無奈本國政府不重視文化發展與交流,令他非常失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