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若在毛記電視《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中獲獎的歌曲如《亞視永恆》不以廣東話唱出,大家還會聽嗎?你們手機的歌單有多少首廣東歌呢?今期〈通識講場〉邀請5名聖貞德中學的中五學生,他們認為廣東歌「沒落」了嗎?
學生意見
Q1﹕你有聽廣東歌嗎?為什麼?
˙梁銘然
我有聽廣東歌,最近聽張敬軒。我喜歡有特別意思的廣東歌,例如張的《青春常駐》,講時間變遷、人生,旋律也優雅。香港樂壇出名多情歌,但我較少聽,因為多講述離離合合,內容沉悶。
˙蔡嘉俊
我是學校樂團成員,負責打鼓。土生土長的我聽廣東歌為主,喜歡 C AllStar 、Supper Moment和Dear Jane等的歌,如C AllStar的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後兩者的搖滾。
Q2﹕你最喜歡什麼地區的歌曲?為什麼?
˙譚家熙
我有聽日本和美國等地的歌,也有聽歌劇,但最喜歡的仍是廣東歌。我手機中有百多首不同地區的歌,但整天播放的依然是廣東歌,感覺有股「癮」。
˙甄潤瑋
我較喜歡台灣的國語歌,喜歡台灣樂隊東城衛、五月天,愛他們較爽朗、青春的曲風,聽廣東歌我也會選風格近似的,例如許廷鏗的《青春頌》、《面具》。
Q3﹕廣東歌是否「沒落」?為什麼?
˙阮曭N
不能說是「沒落」,不過沒以前那麼興盛。今日香港樂壇也有吳業坤、許廷鏗,只是未去到梅艷芳、容祖兒那般「出名」;可能有青黃不接,但香港樂壇呈「上升」兆頭。
˙譚家熙
我會說是「變化」。記得在YouTube重溫1985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開場表演是長達15分鐘的40首「勁歌串燒」。今日香港樂壇實在很難重回當日高產、性質多元的「黃金時代」。我喜歡較偏門但聽來有共鳴的廣東歌,如廿四味、LMF和農夫用另類角度講現今社會,觸及政治、經濟範疇,但今日似乎很難找到這類音樂人。不過現時樂壇多了另類音樂如學K-Pop而來的MK-Pop,所以不能說廣東歌「沒落」,只是出現大轉變。
Q4﹕廣東歌對香港有何意義?
˙甄潤瑋
我覺得廣東歌代表香港,歌詞也會帶出香港的文化,例如不少歌曲反映社會現實和政治,舊的有《天與地》,新的有《青春頌》,還有今日各首改了歌詞(反映時弊)的歌曲。
˙阮曭N
廣東歌「紅」的話,香港的文化、語言、歌詞蘊含的價值觀可以傳開去,知道「廣東歌原來在亞洲咁紅」會有優越感、成功感。例如陳奕迅早前唱《浮誇》在韓國大受歡迎,你也可能有「廣東歌係得鵅v的感覺。
文字整理﹕古晨燕
圖﹕古晨燕、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