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山河一片紅
哈珀辭任黨魁 25,638,379選民 投票率66.1%
【明報專訊】聯邦自由黨周一在加拿大選舉史上創下驕人紀錄﹐首次以第三政黨地位躍升執政黨﹐一舉拿下338個選區的184個。黨領杜魯多(Justin Trudeau)組織多數政府﹐重建杜魯多王朝﹐成為加拿大第二位年輕總理。保守黨哈珀執政將近10年﹐四連冠夢想幻滅﹐他已指示保守黨主席﹐在國會議員團中推舉臨時領袖﹐但他只留任卡加利議員。
杜魯多發表勝利演詞﹐慶祝自由黨大勝。他說﹐他的多數政府證明﹐「積極、樂觀的」政治﹐不是「天真的夢想」。
杜魯多說﹐加拿大人在全國各地揀選自由黨國會議員﹐推翻執政快有10年的保守黨政府﹐迫使保守黨領袖哈珀辭職﹐因為他們選擇了「真正的變革」。他在帕皮洛選區對興奮的支持者說﹕「我的朋友們﹐那是陽光的方式﹐這是正面政治的作用。」
杜魯多承諾結束長達十年的分化政治﹐誓言團結國民﹐接受加拿大多元化。
他在滿地可帕皮洛選區講話﹕「我會是所有加拿大人的總理﹐今天晚上﹐加拿大是它從前一樣的國家。」
他說他取得勝利﹐因為他講求積極政治。「我們以希望戰勝恐懼﹐以勤奮打敗憤世嫉俗。以正面的理念打敗負面、分化政治﹐團結國人。」
安省省長韋恩(Kathleen Wynne)周一晚間發表聲明﹐祝賀自由黨勝利。她的聲明說﹕「我要祝賀杜魯多和自由黨﹐在今晚聯邦選舉中報捷﹐國民明顯委以執政重任。我代表安省人民﹐期盼與我們的新聯邦伙伴合作。」
自由黨的席位增加數倍﹐保守黨贏得99議席﹐成為正式反對黨﹔新民主黨取得44席﹐退居第三位。魁人政團獲得10席﹐綠黨1席。
43歲的杜魯多是第一個子承父業的加拿大總理﹐他追隨執政16年的父親老杜魯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步伐﹐重返童年時居住的薩塞克斯街24號(24 Sussex Drive)總理官邸﹐延續杜魯多王朝。
自由黨也成為加拿大第一個政黨﹐從第三政黨位置直升執政黨。
除此之外﹐杜魯多是加拿大歷史第二年輕的總理﹐僅次於40歲上台的克拉克(Joe Clark)。
這次選舉給自由黨一個大翻身機會﹐國會解散前﹐眾議院308個議席﹐自由黨只有36席﹐保守黨有159席﹑新民主黨95席。另有18個議席﹐不是懸空﹐就是綠黨、魁人政團持有。
由於加拿大人口增長﹐這次選舉增加30個新議席﹐其中15個在安省﹐阿爾伯達省、卑詩省各佔6個﹐魁北克省3個。
周一晚間點票﹐自由黨一開始已顯出不可阻擋的勢頭。海洋省份全部32個選區﹐完全被自由黨的紅色覆蓋。自由黨挾着這個勢頭﹐向安省、魁北克省伸展 ﹐始終保持大幅領先優勢。
重量級的保守黨、新民主黨人物紛紛落馬﹐那包括移民部長亞歷山大(Chris Alexander)、漁業部長謝伊(Gail Shea)、原住民事務部長瓦爾古(Bernard Valcourt)﹔新民主黨副黨領萊斯利(Megan Leslie)。
財政部長奧利弗(Joe Oliver)也在多倫多的艾靈頓—羅倫斯(Eglinton-Lawrence)選區敗北﹐前新民主黨領袖林頓(Jack Layton)的遺孀鄒至蕙(Olivia Chow)﹐在士巴丹拿-約克堡(Spadina-Fort York)﹐不敵自由黨的魏德方(Adam Vaughan)。
自由黨在魁北克省重振聲威﹐杜魯多不出所料﹐在滿地可帕皮洛(Papineau)勝出。
哈珀與唐民凱﹐各自在卡加利傳統(Calgary Heritage)選區、滿地可烏特蒙(Outremont)選區勝出。
但魁人政團領袖杜錫﹐在滿地可勞里埃聖瑪麗(Laurier-Sainte-Marie)選區落敗﹐輸給新民主黨對手拉維蒂爾(Helene Laverdiere)﹔梅伊則在卑詩省沙尼治-海灣島(Saanich-Gulf Islands)選區勝出。
多倫多前警察總長布萊爾(Bill Blair)代表自由黨﹐在士嘉堡西南(Scarborough Southwest)選區勝出。
今年聯邦選舉﹐選民共有25,638,379﹐投票率達到66.19%。
2008年只有58.8%的合資格選民投票﹐2011 年的投票率微升﹐達到61.1%。
2011年的聯邦選舉﹐當選連任的保守黨獲得39.62%選票﹐林頓領導的新民主黨獲得30.63%﹐躍升為反對黨﹐自由黨僅有18.91%。
2008年的大選﹐保守黨獲得37.65%選票﹐自由黨26.26%﹑新民主黨9.98%。今年的選舉﹐自由黨有39.5%得票率﹐保守黨32.0%﹑新民主黨19.7%﹑魁人政團 4.7%﹑綠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