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逼宮文化 阿博特領「風潮」
【綜合報道】澳洲政黨黨魁和總理的位置近年愈來愈不好坐,諷刺的是,阿博特和特恩布爾這對政治冤家可算開啟這股「風潮」。自由黨曾在霍華德領導下由1990年代中旬起執政長達接近13年,至2007年大選慘敗後,原防長尼爾遜在新黨魁選舉擊敗特恩布爾,不足一年後特恩布爾捲土重來逼宮成功,澳洲政壇朝野領袖換馬潮由此展開。
特恩布爾逼宮成功後一年多便被阿博特趕下台。另一邊廂執政工黨內部出現裂痕,時任副總理吉拉德在2010年將總理陸克文拉下馬。陸克文兩度嘗試復仇,2012年第一次失敗後曾聲稱不會再挑戰,但翌年還是捲土重來並得勝。惟工黨數月後大選敗北,陸克文既丟掉總理寶座,黨魁一職亦改由原教育部長蕭頓接任。
事實上,逼宮大戲在澳洲政壇並不新鮮,1980年代自由黨一度陷入三雄混戰。悉尼大學學者杰克遜指出,這是沿用英式西敏寺制度(指執政黨黨魁領導政府)的政治特色,倘若澳洲實行總統制,便不會發生類似情G。
沿用英政制 易掀「內戰」
澳洲政壇對頻換黨魁的現象並非沒有質疑,例如在陸克文和吉拉德糾纏時,工黨內部曾擔心內鬥太多會影響選情。不過杰克遜認為,民眾仍然對國家的民主制度有信心,他反而覺得,隨虓U來愈多小黨冒起,自由黨和工黨若未能保住基本盤,未來可能會更經常出現懸峙國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