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李嘉誠
放大
 

其他新聞
袁:也應從中央角度看基本法 「否則不可能一國下維護兩制」
田北俊:張曉明令建制選情受壓
環團推算 港年棄3600萬支熒光棒 調查:七成人不喜歡收月餅
反水客「導賞團」 店舖落閘避
亞視經理人:股份轉讓未完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內地智庫﹕別讓李嘉誠跑了 長和否認撤資:正常商業行為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新華社允許成立的「瞭望智庫」,上周六(12日)在其網站發表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屬過橋抽板之舉。對此,長和(0001)發言人回應評論稱,集團並沒有撤資,屬正常的商業行為。

長和發言人又表示,長和集團副主席李澤鉅於早前長江基建(1038)記者會時已重申,長江集團並沒有撤資這回事,而且有買有賣,屬正常的商業行為。

「瞭望智庫」批過橋抽板 文章後刪除

據「瞭望智庫」該篇文章指出,原本商業市場的本質是「逐利」,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但李嘉誠最近20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因為在中國,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所以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從而帶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意見。

內文又指「李嘉誠只不過是一個小商人,有何能量影響香港?」,藉此批評李嘉誠,指其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又指低買高賣,確實是市場經濟,但是地產、港口等產業,恰恰是中國最不市場化的產業,沒有權力的扶助,哪裏來的機會?無政府人脈,是絕對辦不到的。文章又指其「合作時借權力,賣出時說市場,似乎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淡定」。

惟截至昨晚,刊登在「瞭望智庫」的相關文章已被刪除,就網站所見,刪除原因是指「有用戶舉報,發現內容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今日相關新聞
內地智庫﹕別讓李嘉誠跑了 長和否認撤資:正常商業行為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