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促日皇謝罪 日抗議
專家:中方突算帳 程序不妥
官方新華社周二(25日)發表評論指出,發動侵華戰爭的「裕仁天皇(日皇)一直到死也沒有對日本侵略過的受害國和人民表示謝罪之意」,敦促其繼位者,即現任日皇明仁「以謝罪換取冰釋」。日本外務省局長和駐華大使館公使就此向中方致電抗議,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和外相岸田文雄更指此舉對日皇「非常失禮」。中國內地的中日問題專家表示,新華社此文雖無錯,但戰後70年才提日皇道歉,算帳程序不妥。明報記者
新華社25日發表題為《誰應為日本侵略戰爭罪行謝罪》的文章稱,「冤有頭,債有主……裕仁天皇在位時指揮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是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裕仁天皇一直到死也沒有對日本侵略過的受害國和人民表示謝罪之意,其繼位者則要從勃蘭特的『德國總理跪下去,德意志民族站起來』中受到震動,以謝罪換取冰釋,以懺悔換取信任,以真誠換取和諧。」
菅義偉:對天皇非常失禮
日本《朝日新聞》引述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8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新華社此文「對天皇陛下非常失禮,有損天皇名譽……此舉只會向正在改善的中日關係潑冷水,實在令人遺憾」。《產經新聞》引述外相岸田文雄28日亦稱「此舉對天皇陛下非常失禮,也與至今為止中方的立場相矛盾,我向中方提出強烈抗議」。報道稱新華社此文嚴重失實,傷害了日本國民的感情。若中方希望維護中日友好,就應該迅速刪掉文章,向日本認錯。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28日對本報表示,新華社此文雖無錯誤,但亦不妥,「從正義的角度,日本侵華就是在天皇的旗幟下發起的,讓天皇道歉也沒什麼錯。但是1945年的時候為什麽不說?天皇是日本國家的代表,新華社突然帶有很強的政治色調攻擊他,日本人會覺得傷害了民族感情。」
專家﹕70年後提日皇道歉 傷民族感情
梁雲祥說,侵華戰爭已過70年,中日給世界的感覺是關係已經正常化了,突然又要求日皇道歉,算帳的「程序有問題」。「如果當時(1945年)算帳是順理成章的,但當時沒有做,結果現在到了孫輩要算帳,他(日本人)怎麼受得了?本來應該對戰敗國先嚴後寬,但我們是先寬後嚴。」他認為,這是中國崛起、中日國力反轉的結果。
梁雲翔表示,安倍不出席中國9月3日閱兵已令中方惱火,未來中日關係緩和的進度會放慢,但不會嚴重惡化,因雙方都害怕實質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