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吃人」頻發 去年37人斷魂
質檢總局:100部電梯5部存隱患
年輕媽媽向柳娟在湖北荊州「7.26」電梯事故中不幸離世,引起公眾對電梯安全的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以來,全國發生4宗「電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發生在各地的多宗電梯「吃人事件」,拷問着公共安全。據統計,去年全國共發生49宗電梯事故,死亡37人。質檢總局28日通報稱,今年上半年特種設備安全有關情況中,電梯事故達23宗;截至6月底,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梯使用和維護保養單位自查電梯共2,368,665台,發現存在隱患的電梯111,156台。照此計算,隱患電梯佔比達到4.7%,即100台中有近5台。
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電梯總量已達360萬台,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電梯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
28日,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據統計,去年全國共發生49宗電梯事故,死亡37人。
根據對事故的分析,在死亡的37人中,18人是電梯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其餘是乘客。49宗事故中,21宗是違規使用造成,比如違規使用三角鑰匙4宗,死亡4人;電梯故障後,乘客應在轎廂裏等待救援,但乘客違規扒開轎廂,9宗事故死亡8人;由於設備本身造成的事故8宗,多集中在制動器、扶梯驅動鏈條失效等。
這位負責人表示,日常保養十分重要,按照規定應每15天維護保養一次,但目前維護保養市場受低價競爭影響,服務質量低下。
北上廣老化電梯增多
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雖然事故概率並不算大,但電梯發生故障的情況比較頻繁。根據各地質檢系統已建立的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台信息,今年上半年建成運行的11個城市共覆蓋了53萬台在用電梯,處置故障2.3萬多宗,平均每天解救乘客120多人。特別是,由於中國2003年以後新增加的電梯比較多,這些集中增加的電梯將集中老化。北、上、廣等地老化電梯持續增多,屆時安全風險會更大。
「令人頭疼的是,老舊住宅電梯責任主體不明確,設備老化沒錢修理。」他說。
電梯困人事件每天都在發生。以廣州為例,廣州市電梯安全運行監控中心全年平均每天接電話131宗、處理應急事件22宗,其中困人事件平均每天14宗,故障事件平均每天8宗;平均每天解救被困人員40人;全市每天電梯困人率為0.014%。
扶梯事故率比升降梯還高
在各項統計中,更多的統計是來自於「升降梯」的數據,「扶梯的數據比較少,因為事故率比較低。」但一名業內人士表示,扶梯的事故率並不低,「感覺比升降梯還要高,但是因為升降梯出事就是大事,死亡率高,而扶梯很多事故傷害性較小,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質檢總局表示,發現存在隱患的電梯中,已經整改79,245台,主動停用5,697台,尚未整改但採取監護措施26,214台。製造單位跟蹤調查上報存在問題的電梯3,890台,已檢查確認存在問題的電梯2,617台。針對以上存在問題,已全部部署使用和維護保養單位予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