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足日領50元津貼
全國不重視球員只千人
【明報專訊】2015女足世界盃正在加拿大各城市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而對於那些女足姑娘們來說,她們來到加拿大,不但可以追逐至高無上的金盃榮譽,而且本屆世界盃還有豐厚的獎金在等待着她們。不過,相比其他國家的女足球員們,中國球員則要寒酸得多,據了解,這次中國女足姑娘們每人每天的補貼才300元人民幣(約50加元)。
多年來,中國女足的待遇低,再加上愈來愈少的社會關注度,女足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階段,願意送女孩去踢球的家長愈來愈少。
女足世界盃影響力飈升
儘管女足世界盃的觀賞性和宣傳效果與男足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女足世界盃前進的腳步。
1991年中國舉辦的第一屆女足世界盃,贊助商只有一家,世界盃的獎金數也為零,但今年第七屆女足世界盃的獎金總額已經攀升到1,360萬美元。
追溯歷史,1991年,第一屆女足世界盃在中國廣州舉行,參賽球隊12支,贊助商只有一家,比賽常規時間並非90分鐘,而是80分鐘。而美國對陣挪威的決賽甚至沒有在最終冠軍得主美國隊的本土進行直播,也沒有任何獎金。1999年第3屆美國女足世界盃製造了高潮,美國隊和中國隊共同創造了女足賽事歷史上上座率最高的比賽,1999年的玫瑰灣決戰,上座人數高達90,185人。美國隊憑藉12碼大戰5比4獲勝奪得了冠軍。
而這一年,美國從事足球運動的愛好者中41.7%是女性,1,800萬足球運動參與者中有750萬女性,相比1991年提升了34%。2007年第5屆中國世界盃,賽事期間,世界盃官網被訪問次數2,318萬。共有20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至少轉播了一場比賽,創造了新紀錄。而國際足聯的6,700萬美元「發展基金」中15%被用到了女足身上,比之前的10%提升了5個百分點。
2011年第六屆德國女足世界盃,賽事的主贊助商共計12家,創造了新紀錄。而在世界盃開幕前18個月所有贊助項目就已告「售罄」,同樣創造了紀錄。另外,全球共計4.078億人至少觀看了3分鐘的電視直播。
直到2007年第五屆女足世界盃才引入了賽事獎金,賽事總獎金是580萬美元,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增加到760萬美元,2015年女足世界盃的獎金總額為1,360萬美元。另外,本屆女足世界盃的參賽球隊已經壯大為24支,比第一屆翻了一番。
中國隊員補助 300元人民幣一天
與世界女足發展形勢截然相反,中國女足卻陷入了悲慘處境。在近年來關於女足的報道中,什麼擺地攤、提前退役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
一些女足球員的收入極低,甚至月薪只有800元,這點錢只能拿來買防曬品。
像江蘇、廣東和上海等女足發展比較規範的地區,有編製的女足隊員能有四、五千收入,算是女足中的佼佼者了。
去年亞運會之前,中國女足的獎金還是來自私人捐助,男足前國腳李鐵和朋友們給女足國家隊捐了15萬元,而那也是因為國家隊主教練郝偉是李鐵從小到大的好朋友。
今次世界盃,中國女足姑娘們拚死拚活,但是每人每天的補助才300元人民幣,並不算高。本屆女足世界盃,中國女足也會有獎金,但是也要根據名次來定。
惡性循環 中國女足人口不到千人
如果女足們不能取得好的成績,那麼她們辛辛苦苦拉練比賽幾十天,也不過就1萬多人民幣的補貼而已,還不夠國內一些白領半個月的收入。
所以,就是這樣的一種生存狀況,國人們怎麼能夠再要求女足做到更多?
目前,儘管女超聯賽一直在維持,但這並不足以擴大中國女足的足球人口,目前國內女足的足球人口還不到1,000人,這已經囊括了各年齡層。以女足超級聯賽為例,16支隊每隊20多人,一線球員還不到400人。橫向比較,看看其他國家的女足發展,日本女足人口已經達到3萬,德國女足人口100萬,美國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00萬,就連北歐小國芬蘭也有大約2.5萬名女性從事足球運動。
女足在中國走的是精兵之路,雖然也曾攀上世界亞軍的高峰,但後續動力不足的問題很快出現,直到現在也沒真正扭轉過來。
如今,中國女足從教練到隊員說起對未來的期待,都不忘加一句,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喜歡女足,參與女足。否則,只有幾百幾千人的基礎,一切「崛起說」也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