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今年,意大利申請將披薩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全世界「宣誓主權」:意大利才是披薩原產地!這是因為,隨着披薩日益國際化,其代表的傳統文化遭到威脅,甚至有人以為披薩源自美國。
欲打造「意版香檳」
意大利力推「申遺」的是那不勒斯披薩,終極目標是讓這種披薩成為「意大利版香檳」。「法國之外任何地方生產的酒都不能叫做香檳,這一稱謂對原料產地和生產方式有精準嚴格的規定,」那不勒斯披薩師協會說,希望那不勒斯披薩這一名稱享有同樣的「特權」。
那不勒斯披薩就是圓披薩,它是意大利披薩的代名詞,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披薩。
開了30多年披薩店的老闆裏卡爾多·歐尼接受新華國際採訪時說,意大利人做披薩時更注重原料品質,傾向於選用最佳產區的產品。
依照流傳400多年的傳統烹調方式,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只能有兩種口味:一種是大蒜披薩,使用番茄、大蒜、牛至(又稱小葉薄荷)和橄欖油為原料。另一種是瑪格麗特披薩,配料是番茄、莫扎雷拉奶酪、水牛奶酪、羅勒葉和橄欖油。瑪格麗特是披薩中的經典,人氣從未被超越。
雖然配方簡單,但這兩種披薩可是大多數意大利人一輩子也吃不厭的主食。那不勒斯有這樣一句老話:不要吃太複雜的披薩,對胃來說既費錢又有害。
事實上,不光那不勒斯披薩,意大利不少傳統菜餚製作方法和配料都不複雜,目的就是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選擇上好的原料至關重要。
原料是基礎,製作工藝是保證美味的決定性因素。每一張那不勒斯披薩都由廚師以傳統手法甩動麵餅製成,烘烤之後方能呈現外緣鼓起、中間薄脆的特殊形態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