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山脈地區屬地震活躍帶,平均約每75年就會發生大型地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地質科學教授Roger Bilham指今次地震屬較淺層,在非常接近加德滿都的位置發生,可算是「最壞情G」。
政府居安不思危
震災嚴重,另一死結與尼泊爾政府有關。專家多年來一直警告地震會對加德滿都居民帶來風險。GeoHazards網頁2015年4月中一篇文章已經指出,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人口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市區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顯然面臨嚴重和愈來愈大的地震風險」。政府沒有控制人口增長之餘,加德滿都地區的建築物亦沒有防震的考慮,在地震中尤其容易倒塌。美國科學家James Jackson解釋,當地繼承法規定物業須平均分配予各個兒子,加上許多商人亦想增加收入,令建築物經常被胡亂分割分租,而且牆壁未具備足夠抗震力。美國地質學家Susan Hough形容,尼泊爾人「是用第三世界的資源去應對喜馬拉雅山級別的問題」。
此外,飽受貧窮問題困擾的居民也沒有心思擔心和預防地震。尼泊爾是發展中國家,按官方數字,2014年人口約2800萬,人均GDP約700美元。另據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的報告,該國每1萬人只有2.1個醫生和50張病H。
■相關概念
同理心(empathy)
國際關注(international concern)
國際協作(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多層思考
1. 參考資料,歸納導致尼泊爾今次地震災情嚴重的因素。
2. 承上題,全球不同持份者就是次天災作出什麼回應?這體現了全球化的什麼特徵?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Nepal Eathquake's Economic Toll Expected to be Massiv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