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鬆綁 利激進勢力吸新血

[2015.03.20] 發表
襲擊案當日,一群遊客在巴爾杜博物館內靠着牆壁蹲坐。(新華社)

【綜合報道】突尼斯2011年推翻專制政權後制訂新憲,實現開放自由的國會與總統選舉,獲譽為「阿拉伯之春」的成功例子。

然而該國經濟發展呆滯,高失業率尤令年輕人滿腔怨怒,放寬的政治環境讓激進分子有了立足的空間,為數不少的青年投向激進勢力懷抱。

拉登舊拍檔獲釋 組織頻涉恐襲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指出,1990年代曾在阿富汗跟拉登共事的突尼斯聖戰分子哈辛(Seifallah ben Hassine)便在茉莉花革命後獲釋,組織支持聖戰的「伊斯蘭教法虔信者」(Ansar al-Shariah),吸納多達4萬人,頻頻涉及襲擊。

2012年9月11日利比亞班加西美國領事館遇襲三日後,哈辛的組織策動了針對美國駐突尼斯使館的攻擊,2013年又涉海邊酒店自殺式襲擊及暗殺兩名世俗派政客。

雖然保安部隊加強打擊,例如日前搗破了一個募員赴利比亞參與聖戰的組織,哈辛也逃往利比亞,但其追隨者仍然活躍。

另外,「伊斯蘭北非蓋達組織」(AQIM)2012年底成立的突尼斯分支Uqba ibn Nafi Brigade,為突尼斯迄今最活躍的恐襲組織,並且吸納了在鄰國阿爾及利亞受打擊的AQIM成員。

料500突尼斯人入ISIS後回國

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動亂助長軍火、激進分子跨境流通,亦為危害突尼斯穩定的主因。CNN報道,突尼斯有逾3000人跑到敘利亞和伊拉克投身聖戰,當中不少加入「伊斯蘭國」(ISIS),約500人相信已回國。ISIS又在利比亞東部山區營地訓練突尼斯人。

更多國際要聞
美大使遭恐嚇 日警逮一嫌犯
【綜合報道】日本警方19日逮捕一名涉嫌威脅炸毀美駐日使館和駐日美軍基地的男子。有媒體稱,該男子可能與威脅殺害美駐日大使甘迺迪(圖)的恐嚇電話... 詳情
安倍4月28日晤奧巴馬
【綜合報道】共同社20日獨家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決定訪美日程,計劃於4月28日會晤美國總統奧巴馬。 安倍晉三19日基本決定了... 詳情
美日第一夫人談笑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左)周三首次訪問日本3天,昨在東京的飯倉公館發表演說,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右),一同參與協助發展中國家少... 詳情
【綜合報道】白宮日前宣布,20日,第一夫人米歇爾將在結束對日本的訪問後抵柬埔寨進行訪問。米歇爾將是首位訪問柬埔寨的在任美國第一夫人。 ... 詳情
以總理改口未反對巴人立國 奧巴馬終電賀勝選
【綜合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昨天改口風放軟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態度後,美國總統奧巴馬終電賀內氏勝出大選。 以色列大選投票前夕,內...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