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鬆綁 利激進勢力吸新血
【綜合報道】突尼斯2011年推翻專制政權後制訂新憲,實現開放自由的國會與總統選舉,獲譽為「阿拉伯之春」的成功例子。
然而該國經濟發展呆滯,高失業率尤令年輕人滿腔怨怒,放寬的政治環境讓激進分子有了立足的空間,為數不少的青年投向激進勢力懷抱。
拉登舊拍檔獲釋 組織頻涉恐襲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指出,1990年代曾在阿富汗跟拉登共事的突尼斯聖戰分子哈辛(Seifallah ben Hassine)便在茉莉花革命後獲釋,組織支持聖戰的「伊斯蘭教法虔信者」(Ansar al-Shariah),吸納多達4萬人,頻頻涉及襲擊。
2012年9月11日利比亞班加西美國領事館遇襲三日後,哈辛的組織策動了針對美國駐突尼斯使館的攻擊,2013年又涉海邊酒店自殺式襲擊及暗殺兩名世俗派政客。
雖然保安部隊加強打擊,例如日前搗破了一個募員赴利比亞參與聖戰的組織,哈辛也逃往利比亞,但其追隨者仍然活躍。
另外,「伊斯蘭北非蓋達組織」(AQIM)2012年底成立的突尼斯分支Uqba ibn Nafi Brigade,為突尼斯迄今最活躍的恐襲組織,並且吸納了在鄰國阿爾及利亞受打擊的AQIM成員。
料500突尼斯人入ISIS後回國
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動亂助長軍火、激進分子跨境流通,亦為危害突尼斯穩定的主因。CNN報道,突尼斯有逾3000人跑到敘利亞和伊拉克投身聖戰,當中不少加入「伊斯蘭國」(ISIS),約500人相信已回國。ISIS又在利比亞東部山區營地訓練突尼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