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戰役中「犧牲」 31年後仍健在
【明報專訊】在31年前收復老山的戰鬥中,一位負傷的戰士衝上制高點——老山主峰後,用身體把旗杆撐起,跟隨主攻部隊的一位新聞幹事遠距離抓拍了這一場景。之後,多位畫家以這幅照片為題材,創作了《八一軍旗永向前》的畫作,並註上「插旗的戰士,在那一刻其實已經犧牲」的話語。但記者日前了解到,這位旗手仍然健在。
今年1月份,記者在貴州甕安縣參加紀念猴場會議召開80周年系列活動,與前來參觀的畢節軍分區原政委沈紹翔邂逅,沈紹翔拉着一位隨同的參觀者介紹:「這位戰友就是當年作戰時,最先衝上老山主峰、被人們傳說已犧牲的旗手羅仕忠。」沈紹翔說,31年前他是老山主攻團七連指導員,羅仕忠是他所在連五班班長。
羅仕忠在接受採訪時談道,1984年4月27日晚,他和戰友們在衝擊出發陣地待命。次日凌晨,衝鋒命令一下達,官兵們冒着敵人的炮火朝老山主峰攻打,不少戰友壯烈犧牲,包括他的班長。被炸斷的一棵碗口粗的大樹重重地砸在他身上,一塊彈片擊中他的大腿。他強忍劇痛,用手拔掉腿上的彈片,把大樹推開。
羅仕忠在全班傷亡很大的情況下第一個衝上老山主峰,把軍旗插在高地上。由於主峰土層薄,碎石彈片滿地,加之他受傷和體力幾乎耗盡,旗杆無法插深插穩。為了不讓軍旗因為自己的奄奄一息而倒下,他奮力用身體把旗杆撐起。
戰鬥結束,身負重傷的羅仕忠被送到後方醫院治療。榮立二等戰功的羅仕忠退伍後,回到家鄉沒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也沒有給別人說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時自己第一個衝上老山主峰。他被安置到甕安縣磷化公司上班,連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2002年,公司實行改制,動員大家內退。看到員工們在動員大會上無人願意內退,羅仕忠第一個站起來自告奮勇退出。
羅仕忠家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僅有幾百元的內退工資,生活捉襟見肘。後來,他自己動手建起了養豬場,收入剛有所增加,當地卻流行豬瘟,一下虧損了5萬餘元。禍不單行,妻子病故,創業失敗,這位在戰場上流血不流淚的硬漢,面對困難不低頭,借錢把考入興義師範學院的兒子送去上學後外出打工。
有人曾勸羅仕忠憑着戰功,找政府解決一下困難,但他堅決回絕:「我每月都有幾百元的參戰補助金,治病有醫保,怎能拿打幾天仗作資本,給政府再添麻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