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設計生美化九東後巷
【明報專訊】後巷以往予人骯髒、危險的感覺,不過一班來自理工大學設計系的學生沒有被此規限,經過逾2年規劃,他們將觀塘及牛頭角一帶36條後巷,劃分成18組,並分別命名為「刷塗里」、「啤工里」等「十八仝人」,用以象徵以往觀塘工業區的18工種,並加以藝術品改造形象,望一改舊區重建予人「推土式」的感覺,宣揚社區特色之餘,亦提供創意空間。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一直研究改善區內行人通道,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葉長安表示,他與一班學生於2012年中得悉政府有意將九龍東轉型後,希望參與其中,便向政府建議活化後巷計劃,並得到局方支持。
葉長安說,舊區發展經常予人「推土式」的感覺,他們希望透過重新包裝後巷,鞏固社區脈絡,並透過塗鴉、燈飾裝置等藝術作品,改變後巷予人黑暗、骯髒的感覺。目前已初步完成藝術改裝的包括觀塘駿業街後巷「乳酸里東」、開源道後巷「電路里」等。
18工種為主題
他說,前期研究等工作主要靠政府及賽馬會撥款共100萬元,第一期預計年底前率先落成6組後巷,預計將再耗資100萬元。他希望能在2至3年內完成18組後巷的美化工作。他又說不擔心街名會被「惡搞」,現時出現的藝術創作均已獲相關業主同意。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專員區潔英稱,九龍東路面狹窄,經常人車爭路,重鋪後巷路面及美化牆身後,希望吸引更多人走進後巷,疏導人流,政府亦將於今年年底再諮詢及檢討成效,並考慮加設照明系統等。
參與計劃的社企「全城街馬」將於本月21日舉行藝術導賞街跑活動,創辦人梁百行說不會拒絕一些例如「我要真普選」的藝術創作,但最終否決權在於有關外牆的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