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建立一套屬於自我的價值觀、做事風格,從而建立個人的身分認同,然在家長心中,子女永遠是「小孩」,有時更無法理解新一代的價值觀。 青協轄下的親子衝突調解中心,在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收集了6294名中學生問卷,發現47%中學生至少每星期與父母發生一次衝突,主要原因是沉迷上網和打機、時間分配和溝通表達方法。面對衝突,只有兩成會和父母有商有量表達意見,其餘八成分別以表面妥協、勉強接受、駁嘴及「扮聽唔到」等方式應對(見表)。 親子衝突大多始於雙方的溝通和表達方式,衝突調解中心單位主任韓曄分析,對比10年前,青少年和父母溝通的媒介已大為不同,「現時青少年流行社交媒體,家長(對新媒介的了解)未夠多和快。但面對面溝通,有時子女反而配合不了,問題因而產生」。韓姑娘指出,面對衝突,親子雙方要保持冷靜,「當雙方都控制唔到情緒,很容易出現家庭暴力」。 保持冷靜 避免家庭暴力 兩代人擁有不同價值觀,年輕人愛自由怕管制,面對雙方拉扯時,育有3名子女的鄧太稱,會去做其他事如洗澡、打掃等分散注意力,令自己冷靜,減少正面衝突。 ■相關概念 親子衝突(parent-child conflict) 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父母管教方式(parenting style) 多層思考 1. 參考資料,為什麼子女和家長容易發生衝突?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親子關係緊張時,雙方應如何處理?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香港青年協會親子衝突調解中心︰pcmc.hkfyg.org.h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