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稱作「一夜情」工具 陌陌內地蒙污 美上市報捷
用戶逾億、被內地傳媒稱為「約炮神器」的社交手機App「陌陌」(MOMO)香港時間11日晚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升25.19%,收報每股16.9美元,市值31.51億美元。「神器」之名是因該軟件常被利用來作為「一夜情」甚至色情業的招攬工具,陌陌創始人、CEO唐岩雖然一夜暴富,但坦承要想洗脫這一「污名」,還得兩三年時間。專家指出,由於內地的嚴苛政治管制,即時社交Apps只能被限制作為飲食男女、風花雪月的「神器」。明報記者 楊立贇
除了「約炮神器」的「污名」外,上市前兩日,唐岩突然遭老東家網易網聲稱其曾涉嫌竊取網易技術和資源,私創陌陌;還被稱於2007年因「個人作風問題」被警方拘留10天。周四(11日)凌晨,陌陌回應稱網易「惡意指控」。21個小時之後,陌陌順利在美上市。
被指竊技術 陌陌:惡意指控
自2011年8月3日正式上線,到3年後的赴美上市,陌陌成為內地社交媒體又一「傳奇」。其官網稱,截至今年9月,總註冊用戶數超過1億,活躍用戶6,020萬,群組總數超450萬。軟件顯示香港有22萬人使用陌陌,有2,452個群組,每天有1,126人留言。
攻陌生人社交 用戶逾億
正如其名,陌陌主打「陌生人的社交」。「你好,陌生人」是陌陌誕生之初就定下的基調。尋找你「附近的人」是基本功能,而隨版本不斷更新,現在更推廣「附近的群組和活動」。軟件在用戶每次上傳圖片時,都會自動提示:使用虛假和低俗照片或影響信用星級。
2012年4月,美國人「Mike隋」在微博上的熱門視頻中,屢屢提到陌陌是「約炮神器」,雖然日後陌陌在2.0和3.0版本裏費盡心思想要摘掉這一不良「稱號」,但陌陌卻因此大受關注,在推出一周年時用戶輕鬆過千萬。
接受本報訪問的30歲的齊先生表示,他在2012年在手機安裝了陌陌,「滿屏的性感女郎曬胸曬腿,一眾男用家像蒼蠅一樣一擁而上,說些不知所謂的肉麻話」,但有不少職業「小姐」慫恿他「做生意」,「800元包夜,最低600」,令他不勝其煩,7個月後刪除了陌陌。
用戶煩:滿屏性感女郎拉生意
今年20多歲的港人呂小姐時常要往返中港兩地,內地同事推薦她使用陌陌,「和兩個男生約過看電影,之後都沒有下文。純粹想交些新朋友。」呂小姐說,遇到有人對她說一些粗俗露骨的話,或者約她外出,她就直接封鎖對方。
不過,用戶的性別真假難辨,以至陌陌強制限制用戶不得更改性別。據《南都周刊》聲稱,創辦人唐岩在創業期,亦交錯使用同事的照片做頭像,去與不同人搭訕,以此「鑽研業務」。
一直關注中國社交媒體發展的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邱林川分析稱,熟人交友的市場已被QQ和微信霸佔,增長點較低,所以陌陌等劍走偏鋒,以求佔領陌生人交友的市場。
政治管制下只好風花雪月
但他不看好內地社交媒體的發展,邱林川說,社交媒體五花八門,即時通訊的工具愈來愈多,但新興社交媒體極可能面臨兩種命運:被打擊或受管控。所謂「樹大招風」,邱林川說,一些著名的社交網站,就被官方安插管理者。微博和微信不時封殺「大V」、封號,也都是在做自我審查。
陌陌實現了「吃喝玩樂」的功能,但實際上陌生人社交不僅限於此。邱林川舉例說,香港的「佔中」運動中,Firechat、Telegram和Zello Walkie Talkie對講機Apps為廣場上陌生的運動人士搭建了溝通的橋樑。
在北非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中,即時通訊工具也曾是年輕人組織發動行動的「革命神器」,但礙於內地嚴厲的政治管制,陌陌的作用也面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