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規劃生涯 先要了解自己

[2014.11.24] 發表

【明報專訊】瑋倫在大學選科時對法律感興趣,其後卻發現感性的自己不適合當律師,轉而向音樂、藝術發展。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往往最容易受別人的看法、環境所影響,尤其身邊人如父母、朋友等。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幹事陳偉文表示,認識自我是生涯規劃(升學、就業)的重要過程,要了解個人特質才能在規劃將來時有所依據。

人各有志 勿人云亦云

每個人性格和優點不一,陳偉文建議同學應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選擇適合的前路,切勿人云亦云,並可考慮幾點:1.興趣、2.性格與優點、3.價值觀。不同的職業要求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考角度,陳偉文舉例,如處理犯人時,律師、警察及社工會有不同取向,如果待人處事喜歡憑主觀直覺,便不太適合當律師。

台灣作家張添洲在《生涯發展與規劃》一書也提到,自我了解是自我發展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自我了解並不容易,他在書中建議可從輔導學中的「4A論」,利用實際的方法認識自我。

◆4步確立自我

1. Acceptance(接納):

接納自我與自我所在的現實環境

2. Action(行動):

對自己所決定的事,付諸行動,並全心投入以達成目標

3. Affection(情感):

從行動中獲得樂趣,代表快樂存在於努力的追尋過程中

4. Achievement(成就):

完成前三項的自然結果,經過個人努力後的成果

■相關概念

自我了解(understanding oneself)

自我發展(self development)

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瑋倫為什麼認為投身藝術行業比當律師更適合他?

2. 參考資料和就你所知,你認為青少年在升學選科時會遇上什麼問題?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5000萬捐助中學生規劃未來」百仁基金主席李文俊:助早認識職場〉,《明報》,2014.09.03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修族譜在中國有千年歷史傳統,得歷代王朝承認,文化大革命時被攔腰斬斷。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民眾收入增加,修族譜的風氣...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傳統重歷史,一國有國史、一地有方志,家譜則承載一個家族的歷史,而家族的發展史,往往又能折射出國家歷史和時代的變遷。家譜又稱族... 詳情
時事點對點﹕G20峰會提全球經濟藍圖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1月16日在澳洲布里斯班落幕,達至的成果主要可分為經濟、能源環保和應對世界當前議題如伊... 詳情
【明報專訊】二十國集團(G20)是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成立於1999年,由歐盟和19個國家組成,包括「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 詳情
時事點對點﹕佔領對市民精神情緒影響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佔領運動持續近兩個月,社會出現黃藍絲帶兩大陣營,社交網站出現「unfriend」政見不合友人的風潮。連醫學界也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