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規劃生涯 先要了解自己
【明報專訊】瑋倫在大學選科時對法律感興趣,其後卻發現感性的自己不適合當律師,轉而向音樂、藝術發展。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往往最容易受別人的看法、環境所影響,尤其身邊人如父母、朋友等。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幹事陳偉文表示,認識自我是生涯規劃(升學、就業)的重要過程,要了解個人特質才能在規劃將來時有所依據。
人各有志 勿人云亦云
每個人性格和優點不一,陳偉文建議同學應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選擇適合的前路,切勿人云亦云,並可考慮幾點:1.興趣、2.性格與優點、3.價值觀。不同的職業要求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思考角度,陳偉文舉例,如處理犯人時,律師、警察及社工會有不同取向,如果待人處事喜歡憑主觀直覺,便不太適合當律師。
台灣作家張添洲在《生涯發展與規劃》一書也提到,自我了解是自我發展的前提,但是要做到自我了解並不容易,他在書中建議可從輔導學中的「4A論」,利用實際的方法認識自我。
◆4步確立自我
1. Acceptance(接納):
接納自我與自我所在的現實環境
2. Action(行動):
對自己所決定的事,付諸行動,並全心投入以達成目標
3. Affection(情感):
從行動中獲得樂趣,代表快樂存在於努力的追尋過程中
4. Achievement(成就):
完成前三項的自然結果,經過個人努力後的成果
■相關概念
自我了解(understanding oneself)
自我發展(self development)
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瑋倫為什麼認為投身藝術行業比當律師更適合他?
2. 參考資料和就你所知,你認為青少年在升學選科時會遇上什麼問題?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5000萬捐助中學生規劃未來」百仁基金主席李文俊:助早認識職場〉,《明報》,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