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學的意義並非純粹風花雪月,而是向世界出發,投入感情,不斷思考,提出疑問。今期先為大家揭開亞洲的民主運動地圖,然後再介紹數本當下必讀的文學作品,透過歷史事件與文學書寫,了解各地民主運動的道路,如何擊破一堵堵難以打擊的高牆,以回應時局。
印度:甘地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印度之所以能夠脫離英國的殖民控制,成功獨立,甘地的功勞是肯定的,他以瘦弱的身軀展示了對信念和真理的長久堅持。甘地早年已投身非洲公民權利運動,回國後積極協助脫殖,長時間投入民主事業,為後世演示了和平抗爭,力量絕不下於刀槍炮彈。
戈卡里令甘地認清政府真面目
甘地之前,在印度爭取民主的進程上,有戈卡里(Gopal Krishna Gokhale),他與甘地關係亦師亦友。戈卡里的貢獻在於他利用其親殖民政府的角色,以軟性手段斡旋,尤其在爭取提高印度的教育水平。但嚴格來說,他沒有正面指出殖民政府本質上的不公義,他選擇的,甚至往往是透過服膺和妥協來換取殖民政府有限度的容讓。因此,就民主進步而言,他爭取到的其實不多,正因如此,甘地認清了殖民政府的真面目,走上另一條不同的抗爭路。
絕食、抵制殖民商品、辭去英政府職務、放棄英方的功勳固然精彩,甘地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1930年,當時英殖民政府頒布食鹽專營法,壟斷鹽產,抬高稅項和售價。甘地經過廿多天的腳程,來到海邊,親身討海煮鹽以抵制暴政。甘地的壯舉感召了全國響應自煮食鹽,各地紛紛自發罷工、罷課、遊行請願。
堅守非暴力推進民主
極權者愈是張牙舞爪,就愈要肯定非暴力的力量。甘地一生入獄四次,絕食三次,多不勝數的打壓,卻不見成果。他也曾動搖,但選擇堅守其「非暴力」的精神,推進了一整個時代的民主進步。
韓國:抗爭40年 上街破篩選
自1953年韓戰結束後,首任總統李承晚實施獨裁統治,1960年在第4任大選中舞弊當選,引發4?19學運,民眾遭警察開槍射擊,造成100人死亡,引發全國大規模暴動,李承晚被迫辭職。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奪權,開始長達18年的軍事獨裁統治,雖然經濟、科技以驚人速度攀上亞洲前列,但朴正熙扶植財閥,建立特務機關,限制人民言論自由,大肆拘捕異見者。
光州事件槍殺學生市民
朴正熙1979年10月遇刺身亡,12月全斗煥發動政變掌權,長期受抑制的民主運動終於在1980年爆發。轟動國際的光州事件,由數十萬學生、民眾發動,全斗煥派出空降部隊鎮壓,聲稱「防止北韓挑釁」,下令槍殺所有不肯撤出政府大樓的學生和市民,釀成多人傷亡,數千人遭逮捕。爭取民主的力量遭到重創,著名反對派領袖金大中更以「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幾乎被判死刑,最後在美國斡旋下,得以保外就醫名義,流亡美國。
六月抗爭 百萬韓民示威抗議
1981年韓國奪得1988年奧運的主辦權後,社會激起為光州事件平反的聲音,例如學生們於每年5月18日都試圖舉行悼念會,甚至多次佔領美國文化中心。1987年6月,連中產階級和白領階級都開始走上街頭,要求平反光州事件和總統直選。韓國再次出現一場爭取民主的運動─「六月抗爭」,上百萬韓國民眾在全國各地示威抗議。雖然也有學生與市民被捕,但傷亡遠低於7年前,加上國際奧委會表示或取消漢城(今首爾)奧運主辦權。當時準備參選總統的全斗煥戰友盧泰愚,審時度勢發表總統直選、保障言論自由的「629民主化宣言」,並在年底的大選勝出,成為韓國首位民選的總統。1998年,金大中成為韓國第15任總統,並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台灣:美麗島事件 野百合學運
自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落腳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長期一黨專政,實施嚴厲手段限制人民言論、集會、結社,更下令戒嚴和黨禁令,封閉黨外人士發表政見。當時反政府言論常以雜誌模式進行,《美麗島》雜誌1979年8月創刊,網羅全台的黨外人士,以黃信介為發行人,施明德為總經理。
政府把集會定為叛亂鎮壓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在高雄舉行慶祝聯合國發表「世界人權宣言」31周年紀念會,2萬多名民眾參與,政府把集會定為叛亂,出動鎮暴部隊和鎮暴車圍剿集會人士,逾150人被拘。最後施明德、黃信介等八人以叛亂罪被軍法起訴,一群年輕的律師甘願押上前途,為他們辯護,當中包括陳水扁、謝長廷等,孕育了1986年創黨的民進黨元老。
雖然多人遭判刑,但事件成功引起國際關注與施壓,刺激民眾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以及衍生更多新興的黨外活動,間接逼使台灣政府放棄黨禁,漸次放開各種自由,1987年蔣經國宣布結束戒嚴,長達37年的黑暗世代終成過去。
1996年首次沒篩選
90年代台灣政治結構的變化推動了野百合學運,超過5000位熱血青年佔領台北中正紀念堂廣場,向國民黨提出了「解散1949年後從未改選的國民代表大會」、「廢除扼殺公民權的臨時條款並回歸憲政」、「召集全民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沒想到稍後於總統大選中獲勝的李登輝從善如流,全盤接受。1996年台灣首次一人一票沒有篩選直選總統,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代表民進黨取得政權。然而,陳水扁於連任總統後,因多宗貪污案罪成入獄,不得不令人反思,為什麼當日甘願犧牲前途爭取民主的年輕律師,會落得如此下場?
文:李日康、張麗心、黎若曦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