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喜歡閱讀嗎?閱讀作品後,會否有衝動想認識作者?不同作家有不同個性,有些喜歡分享,有些喜歡孤獨沉思,繪本畫家John Ho(何達鴻)及作家孤泣都屬前者。偶然閒逛商場,或會碰上他們分享作品內容、寫作心得,然後會發現,作家隨時在你我身邊。
月前香港貿易發展局於元朗廣場舉辦「喜閱仲夏」系列之作家分享會,分別由John Ho與孤泣分享寫作心得。以為作家都愛隱藏自己嗎?John Ho與孤泣告訴你,他們都喜歡與讀者會面!
孤泣愛與讀者分享 貼近大眾
主力創作小說與散文的孤泣喜歡與讀者分享,他認為作家不是高高在上的,應該更貼近大眾的生活:「我知道有些作家不喜歡這樣(與讀者距離近),但我不同意,我認為多與讀者交流是好事,有時我到圖書館、咖啡店,讀者看見我也會打招呼,更有讀者與我住同一大廈!」
孤泣的讀者群有很多中學生,他們相對主動。孤泣的作品取材多源自生活,書寫時亦以真實場景為背景,引起共鳴,有讀者問:「你作品中的雜貨店在哪裏呢?」孤泣打趣說:「在你的心裏。」引來不少讀者拍掌大笑。孤泣書迷甚多,他表示會與書迷直接交流,有書迷在分享會後問他:「我可用facebook找你嗎?」孤泣即回應:「好,你在facebook找我,我盡量回覆。」
John Ho盼讀者多表達看法
John Ho曾在以人文氣息見稱的台灣舉辦分享會,但他認為與香港的讀者會面較親切,「台灣人未必明白(作品)當中內容,沒有那麼多同感,香港讀者則更易理解作品當中的背景」。他指出,作家和讀者身處在同一社會,可透過作品互相溝通,見面時亦可分享共通感受。但John Ho認為香港人較被動,他期望讀者向他表達更多看法及分享交流。
■讀者意見
?孤泣中學書迷黃曉晴認為,孤泣寫的內容、描述的場景很真實準確,「我住深水埗,看過其他作家的書提及深水埗,都寫到很慘,但我自己住在那裏,感覺不是這樣,反而孤泣寫出我的感受」。
?孤泣中學書迷黃仲賢帶數本書找孤泣簽名,他喜歡孤泣寫人性的情節,覺得描述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