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豆漿
男生不長乳房 女性延緩衰老
在中國,一名40歲的男子胸部因太豐滿開始下垂。經檢查,患者體內雌激素嚴重超標。由於患者平時喜歡喝豆漿、牛初乳,愛吃黃鱔、泥鰍、魚蝦等水產,被懷疑因此而導致雌激素過量,刺激生成乳腺病。那麼,很多人都有了疑問,男人豆漿喝多了會使乳房增大嗎?
醫生表示,「豆漿中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並非人體雌激素,兩者不能混淆而談。」大豆異黃酮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當人體內雌激素水準過高時(如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雌激素活性微弱的大豆異黃酮佔據雌激素受體,從而發揮抗雌激素的作用,這就是大豆異黃酮對雌激素的雙向調節作用。
「在女性體內,有一種雌激素受體,大豆異黃酮與這種受體結合後,才能發揮出類似於雌激素的作用。」醫生介紹說。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活性作用十分微弱,還不到內源性雌激素雌二醇的千分之一,對於年輕女性來說,每天一杯豆漿不足以引起雌激素水準的明顯變化,而中老年女性適量喝豆漿對身體健康、延緩衰老有明顯好處,對於男性來說,因體內不存在這種雌激素受體,故大豆異黃酮對男性不起作用,更不可能影響男性性徵,或影響男童正常發育。
而且,醫生進一步解釋,牛初乳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物質含量類似於大豆的含量。因此,食用正常的牛初乳並不會導致人體雌激素改變。不過,如果牛的飼料出現問題,例如吃到像「苜蓿草」這樣植物雌激素較高的植物,或者人為導致飼料中雌激素含量高,結果導致牛初乳中植物雌激素含量異常高,如果長期食用這樣的牛初乳,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而談到胸部增大的原因時,醫生分析,如果愛吃黃鱔、泥鰍、魚蝦等水產,而一些養殖水產由於某些不法商販的不當餵養方式,體內沉積有雌激素,這就可能導致那位病患雌激素攝入量過多,從而出現胸部發育。所以,我們不必過度驚慌喝豆漿或吃水產會導致這樣的病症。
同時,醫生也表示,「豆漿中豐富的植物蛋白、鈣質、維他命等營養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部分彌補雌激素水準下降帶來的如皮膚彈性減弱、骨鈣流失加快、心跳加快、面部潮紅、情緒煩躁等問題。對男性來說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佳食物之一。」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如果按1斤豆10斤水的比例計算,也就是每天2杯豆漿,或1杯豆漿加小半塊豆腐。而且,市面上的豆漿一般濃度都不夠,如果買一個豆漿機自己動手打豆漿,把過濾出來的豆渣也一起吃掉,就可以充分發揮大豆的營養價值以及保健作用。
任何食物都不能食用過量,營養豐富的豆製品,不見得適合所有人。醫生提醒,大豆中的嘌呤含量高,對痛風病人不宜;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引起胃腸脹氣;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有胃潰瘍的患者最好少吃。豆類中的草酸鹽可與腎中的鈣結合,易形成結石,會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而且,6個月以內的寶寶也不宜喝豆漿。這不是因為大豆異黃酮,而是因為光靠喝豆漿是無法保證寶寶健康成長的,6個月內寶寶的最佳營養來源是母乳,如果實在不能堅持母乳餵養,第二選擇也應該是吃嬰兒配方奶粉,而不是喝豆漿。
----------------------------
常吃堅果
降低膽固醇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堅果可有效改善膽固醇水準,降低罹患冠心病風險。美國加州洛瑪連達大學對近600名膽固醇水準各異的男女患者進行了研究。被調查者中無人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所食用的堅果包括杏仁、榛子、美洲山核桃、開心果、核桃、花生等。
被調查每天平均吃67克堅果。結果,他們的膽固醇總體水準平均下降5.1%,低密度脂蛋白(俗稱「有害膽固醇」)降低7.4%,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俗稱「有益膽固醇」)之比下降8.3%。此外,三酸甘油脂指數降低10.2%。表明食用堅果對改善男女患者膽固醇水準的影響相同。
研究還顯示,不同類型的堅果對膽固醇水準的影響相同,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身體品質指數BMI和飲食類型可以顯著增強食用堅果的作用:在那些低密度脂蛋白水準高、身體品質指數低以及堅持西餐習慣的參與者當中,食用堅果對降血脂的影響最為明顯。」雖然經常吃堅果看上去具有許多重要健康益處,但由於能量高,每天食用數量不應超過1兩半。
---------------
心理研究:
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學家
兒童心理研究明確告知我們,孩子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們都擁有一種天賦的直覺。
那就好像這個月初的新學期開學,孩子暑假沒玩夠鬧情緒,這一般被戲稱為「開學綜合症」,這個原理就好比上班族假期後上班沒精神被稱為「節後綜合症」一樣。大人不想上班,但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調整,因為手裡飯碗砸不起。孩子可就不一樣了,有的為不上學,想盡各種花招。
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學家,你承認嗎?現在的小孩子為了達到目的,就仔細分析觀察平日向誰撒嬌更有效。「兒童也懂心理學嗎?他離心理學似乎太遠了吧?」這肯定是很多人的疑問。兒童心理研究卻明確告知我們,孩子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們不需要懂得性格或心理學知識,就知道如何利用父母一方去對付另一方。他們都擁有一種天賦的直覺。常常見到有的小朋友,在不同的人面前態度截然不同,他們善於觀察人,知道哪些人面前可以得寸進尺,哪些人面前可以膽大妄為,哪些人面前可以俯首貼耳,哪些人面前可以規規矩矩。他們掌握大人的秉性與處事風格。
以前,大多數心理學家、哲學家和精神病學家都認為,嬰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理性和是非感,他們的認知僅限於當前的具體事物,無法理解前因後果,也不能體會他人感受,更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即使現在,我們大人也常把孩子看作不完整的人,「你們小孩子不懂」,是大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可是現代研究發現,嬰兒知道的事情比我們過去認為的多得多,他們懂心理、物理、數學等等。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研究者研究發現,18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分辨他人的喜好。實驗中,研究人員把一碗生的花椰菜和一碗金魚餅乾放在14或18個月大的嬰兒面前,然後每份都品嘗一下,做出喜歡或厭惡的表情,然後向孩子伸出手,問道:「能給我一點嗎?」如果研究人員表現得似乎很喜歡花椰菜,18個月大的嬰兒通常會把花椰菜遞出去,即使他們自己不喜歡這種東西(14個月大的嬰兒總是拿餅乾給研究人員)。分析者認為研究顯示,年齡如此小的孩子也不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至少能以簡單的方式理解他人的想法。到了4歲,孩子對日常心理學的理解更加深入。
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你會不會覺得孩子世界很奇妙呢?而且作為大人,我們真不應小瞧那些小不點們,雖然是大人,也許有時候我們還不如孩子懂得多。把他們當成平等者,才能更好認識他們,陪著他們一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