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教育學院教育學士3年級生陳旻翀(最後排)及4年級生黎亦琪(第二排)為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小敏(右)上門教學,平時只能終日臥牀的小敏,在教師協助下創作了多幅畫作,小敏健全的弟弟(前排左)亦受惠,一起作畫。(教院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中大: 倘控臭氧污染 2050年少2億人捱餓
港鐵車廂扮嘔 匪扒內地商50萬
廢躉船酷熱下自燃
客貨車險燒林寶堅尼
尊子漫畫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準教師上門教 肌萎生珍惜
數日子穿新衣迎「哥哥姐姐」

【明報專訊】香港不少嚴重殘障的兒童因不能上學而缺乏學習機會。有教院前講師安排師訓學生,到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學童家中上門授課,更度身訂造教學內容。有受惠學生在義教導師來授課前,着母親替她悉心打扮,又刻意拖慢課堂,只希望教師不要太快離開,使教師動容,希望師訓畢業後到特殊學校任教。「社會上有很多這一類小朋友,但很少人理會他們,我很希望他們可以快樂地學習」。

教院前講師組義教隊

正於教院攻讀教育博士的教院前講師梁海勇(Iceman)去年獲教院「藝展計劃」資助7萬元,開展第一期「在家教育計劃」。Iceman從約30名教院生中,挑選6名擔任義務導師,在4至6月期間分別到4名因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不能持續到學校上課的學生家中授課。每周一堂,每堂兩小時。課堂融合視覺藝術及玩樂元素,亦會訓練學生運用大小肌肉及教導他們生活知識等。

今年9歲的小敏(化名)患脊髓肌肉萎縮症,四肢只能有限度活動,更需終日側臥在牀,只能間中回校上課。分別於教院就讀教育學士3年及4年級的陳旻翀及黎亦琪,擔任小敏的義務教師。

最初以鬥快用「毛毛繩」扭出英文字母跟小敏破冰,短時間內雙方已開始熟絡。旻翀及亦琪每次皆會為小敏設計不同教案,如在母親節時設計感謝卡送給媽媽,又會輕輕捉着她的小手畫畫,讓她感受藝術世界。

準教師動容 立志教特殊校

亦琪說,有一次到達小敏家中,發現她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飾物,後來從其母口中得悉,原來小敏每日也倒數着老師什麼時候來,更於當日要求媽媽幫她穿上最新的衣服,因為「要見哥哥姐姐」,令亦琪十分感動。小敏亦會在課堂上刻意「慢動作」,借故令「哥哥姐姐」多留一會。亦琪坦言「我完全唔介意留多一會,最長曾試過留了4小時」。她希望將來到特殊學校當教師,令殘障生都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梁海勇表示,第二期「在家教育計劃」會於明年初開始,希望可服務至少20名脊髓肌肉萎縮的學生,讓他們得到學習機會。

 
 
今日相關新聞
準教師上門教 肌萎生珍惜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