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界面 ]
 
 
圖片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近年推行「天灸療法」,即在一年中最熱及最冷日子為患者用性溫的藥材敷貼穴位,藉此補陽驅寒,改善鼻敏感及哮喘。圖中醫師示範在患者背部穴位用中藥粉末製成藥餅及膠布敷貼兩三小時。(浸大中醫藥學院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槍癡被捕揭空郵槍械漏洞
腦退化婦失蹤 網民合力尋回
太陽花領袖陳為廷被拒入境
軍營開放 表演反恐慶回歸
六成人曾收手機假信息 轉發恐有罪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天灸療法治鼻敏感 一半患者稱好轉

【明報專訊】鼻敏感及哮喘患者易因氣溫轉變影響病情,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過去4年為逾3400名鼻敏感及哮喘患者施以傳統中醫「天灸療法」,選一年最熱及最冷日子為患者敷貼藥材補陽活血,改善體質,結果分別逾五成鼻敏感患者及逾四成哮喘患者完成治療半年後有好轉。有患嚴重鼻敏感20多年的男教師原本不能開冷氣睡覺,治療後出入冷氣地方不再打噴嚏及流鼻水。

教師稱睡覺終可開冷氣

浸大中醫藥學院自2002年起推「天灸療法」,該學院臨牀部講師楊君軍稱,「天灸」是用對皮膚具刺激作用的中藥粉末敷貼穴位,令皮膚充血、起疱,以通經絡及調整氣血,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及痛症。楊指鼻敏感、哮喘等病是積聚寒邪所致,「天灸」需配合節氣,在「三伏」天(即夏至後、一年最熱的3個日子),及「三九」天(即冬至後、一年最冷的3個日子)敷貼性溫的藥材,以補足陽氣驅寒。

學院分析2010年至2013年間、共3438名介乎3至75歲接受該療法的患者臨牀成效,在他們完成治療6個月後做電話訪問,結果52%至67%鼻敏感患者表示有好轉,亦有43%至73%哮喘患者表示有好轉。楊又稱,天灸療法未能根治哮喘及鼻敏感,但相信能成為患者的補充療法,發燒患者、孕婦及兩歲以下幼兒不能服用相關的藥材,並不適合該療法。他下一步會研究患者治療後一年及兩年的成效。

任職教師的40歲林先生,自就讀中學以來受嚴重鼻敏感困擾,每逢轉季、出入有冷氣地方都不停打噴嚏及流鼻水,平日在課室教書、在家中睡覺也盡量關冷氣,否則一整天頭昏及流鼻水,向西醫求診亦未能改善,直至去年7月接受浸大天灸療法,如今鼻敏感好轉,出入有冷氣地方不再打噴嚏及流鼻水,晚上亦能開冷氣睡覺。

 
 
今日相關新聞
天灸療法治鼻敏感 一半患者稱好轉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