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澳門萬人大遊行反《離保法案》,蘇嘉豪說這不單是不少澳門人的第一次,也是他的第一次,事前沒想過有萬計市民響應,「好記得隊頭遊行到終點時,聽到消息話隊尾仲未出發,當時真係好想喊」。澳門只得半個荃灣區大小,除了舊同學、舊同事,蘇嘉豪更知悉有脊柱病患青年帶着母親,或是父母領着智障子女來遊行,有人在隊伍中抽筋,也有人流鼻血,「點解要搞到市民大熱天時走出嚟,攞條命同你搏?」
一度盤算闖立會
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跟政府拉鋸是必須學習的「戰術」,蘇嘉豪雖自認立場保守,但上周二包圍立法會前,他的壓力一度達臨界點,「當時有部分年輕人同我講一定要衝、要留守,又有人向司長、官委議員座駕掟水樽」,他自己亦一度盤算,若澳門政府面對萬人民意仍堅拒讓步,將不惜違法帶頭衝入立法會;不過,最後政府宣布法案退回重審,令他覺得未到「生死關頭」,毋須貿然衝擊嚇怕群眾。
獲建制報頭版報道
是次萬人遊行擊起重重浪花,獲港、台、日本及泰國傳媒報道,連被指為傾向維護建制的《澳門日報》,在遊行翌日亦以此作頭版報道,「未出現萬人遊行之前,(主流傳媒)一直冷處理,以前仲離譜,反對派聲音(報道篇幅)得兩張郵票咁大,桑拿廣告都大過你」。他認為今次運動是網絡及新媒體傳播信息的成功例子,「證明畀澳門人睇,我哋都做得到,遊行示威未必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