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是八九民運25周年,多年來,支持民主的人沒有停歇地爭取平反六四,惟至今仍未成功。有指中央官員近年已態度軟化,改稱六四為「政治風波」而非當年所指的「動亂」,但從維權人士相繼被扣留的情况看來,平反之路仍很遙遠。
◆八九學運時序
(見表)
◆六四焦點人物
˙學生領袖˙
王丹—保外就醫到美國
山東人,當時為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生,民運學生領袖之一,1996年10月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11年徒刑,1998年4月獲保外就醫到美國。2008年取得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現居台灣,於東吳大學任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
吾爾開希—為自由而自首
新疆人,當時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生,民運學生領袖之一,民運後流亡法國,1994年結婚後定居台灣。吾爾開希曾多次試圖以自首方式回國與父母團聚,但不成功,在2013年出版《為自由而自首﹕吾爾開希的流亡筆記》一書。
柴玲—公開信表示原諒惹議
山東人,當時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研究生,曾擔任「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的總指揮。1990年4月偕夫逃到法國。2012年發表題為《我原諒他們》的公開信,稱因為信仰原諒當年屠殺的「劊子手」,引起其他學生領袖不滿。
˙政府官員˙
胡耀邦—學生大字報悼清官
曾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總書記。1986年起,多個城市爆發學生運動,中共元老將學潮歸咎胡耀邦的縱容。1987年胡耀邦被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辭職。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學生因同情其遭遇和尊崇其開放清廉形象,掛大字報悼念。胡的逝世被認為是八九民運的起始。
趙紫陽—堅持不鎮壓
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主張「不鎮壓」原則。根據趙生前錄音整理而成的《改革歷程》一書指出,趙認為「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不僅要實行市場經濟,發展現代的文明,還必須實行議會民主制這種政治制度」。趙紫陽晚年被軟禁,2005年去世。
李鵬—批學生運動是動亂
曾任國務院總理,1989年5月19日發表電視講話,指「學生遊行、絕食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與主張不鎮壓的趙紫陽有衝突,有人認為李鵬是導致當時頒布戒嚴令及後來軍隊鎮壓的重要人物。
˙死者家屬˙
丁子霖—喪兒家長聯合爭平反
中國人民大學前哲學系副教授,其子蔣捷連因參與八九民運而喪生。六四事件後,丁子霖聯合其他死難者家長,發起「天安門母親運動」呼籲平反六四,要求政府還死者公道。
◆當年訴求 vs.今日情况
˙1989年4月學生7項訴求˙
1. 重新評價胡耀邦的功過是非、肯定其「民主、自由、寬鬆、和諧的」觀點
2. 嚴懲毆打學生和群眾的兇手,要求責任者向受害者賠禮道歉
3. 盡快公布新聞法,保障新聞自由,允許民間辦報
4. 要求國家領導幹部向全國人民公開其本人及家屬的實際財產收入,嚴查官倒(官員倒賣物資自肥)
5. 要求國家有關領導人就教育政策的失誤對全國人民作出正式檢討並追究責任,要求大幅度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6. 重新評價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並為其間蒙受不白之冤的公民徹底平反
7. 強烈要求新聞機構給予這次民主愛國運動以公正如實及時的報道
˙今日情况˙
「胡耀邦」仍列敏感詞
胡耀邦在內地被視為敏感名字,新浪微博和百度等網站仍將其名字列為搜索敏感詞。2014年4月11日,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參觀胡耀邦故居,官方對此行十分低調,有關其行程的網上留言全被刪除。胡耀邦兒子胡德華說,不認為官方對胡耀邦的評論會有什麼變化。
1989年,胡耀邦曾說「中國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學四個字」,可是25年來內地民主發展未見起色,政府對民眾言論監管甚嚴。
2012年12月,內地71名學者聯署並公開發表《改革共識倡議書》,呼籲全國就言論自由、司法獨立、尊重憲法等達成共識。
封鎖六四消息
25年來六四事件在內地仍是禁忌,官方甚少公開評論,儘管近年領導人偏向稱事件為「政治風波」而非「動亂」,六四事件的資訊在內地仍被封鎖。雖然不少網民在微博發布圖片、歌曲、隱喻等,隱晦地紀念六四,但多數被識破刪除,更有不少人帳號被封。2013年新浪微博六四前後將表情符號中的「蠟燭」抽起,甚至插有4支蠟燭的「蛋糕」符號也未能倖免。
新聞法起草流產
內地目前沒法例保障記者採訪權利,胡耀邦1987年被迫辭職後,原本已列入人大立法日程的《新聞法》立法起草工作流產。在缺乏保障的環境下,記者在內地採訪常出現被拒、扣留、監視甚至被打的情况。中共亦設過濾網上資訊的防火牆,民眾不能看到一些被視為敏感的信息,而發放的敏感信息亦會被刪除(「河蟹」)。
反貪只靠抓貪官
每年兩會,貪腐問題都是焦點,自中共十八大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蒼蠅老虎一起打」等口號,確實有大批貪官落馬。但《明報》社評認為,「反貪腐成功與否不在於抓了多少貪官,而是看能否建立一套長效機制來預防和制止貪腐」。官方雖聲稱有志反貪,但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新公民運動」發起人、維權律師許志永,及有份參加運動的丁家喜、趙常青、李蔚和張寶成,卻被控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持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
中央政府認為資本主義是對西方國家民主自由的崇拜,一直抱持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態度,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曾指資本主義會令社會混亂,而不是安定。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研究生部認為,改革開放說明,中國若不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將一事無成,所以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課堂活動
˙資料一(圖)
˙資料二
短片:「六四」是怎樣一回事? youtu.be/ZvBWU-AlLso
˙問題
參考資料,討論八九民運以來中國民主環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