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5年前的5月,一群中大學生先後到北京支援八九民運的內地學生,包括力抗中共打壓,為學生「撲」食物、突破官方新聞封鎖,在天安門廣場到處張貼香港報紙及製作學運刊物《新聞導報》等。部分學生更親歷中共軍隊血腥鎮壓,協助救出受傷學生。中大學生會將出版見證文集《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們在北京……》,收錄多篇中大生的見證文章,期望守護歷史,抗衡洗腦。
見證文集主要收錄中大學生會1991年出版的《八九中國民運資料冊》的內容,並加入當年親到北京的中大生於25年後的感言。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稱:「內地一直以來對六四事件相關資料的封鎖,這些歷史記憶及當中體現的良知和道德,我們誓必傳承下去。」
民運期間到北京支援的中大生前後達30人,根據文集內容,學生曾親身接觸王丹及吾爾開希等學運領袖、列席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北高聯)會議、編輯學運刊物《新聞導報》及在天安門廣場上設立香港物資站等。
學生掙扎是否留下犧牲
當年就讀中大社會學系的林亦子記述,當時在北京向麵包廠訂購麵包,供靜坐學生食用,但先後有兩家麵包廠因受當局壓力而拒絕繼續供應麵包,輾轉才找到一家十分支持學生反貪腐、爭民主的廠商,冒險為學生每日提供麵包。林在文章寫道:「最後一批(麵包)是6月3日…在眾多被記掛着的人當中,她是我最牽掛的。 她有沒有因為為我們提供麵包而受到審查或惹上麻煩?」
另一當年赴北京的中大生鄭素真亦記述,「6月3日天安門廣場官方廣播站全日不停廣播,指有香港學生帶了物資到廣場,矛頭直指中大學生,令身處廣場的她感到風聲鶴唳。」有當年的中大生憶述,戒嚴時內心掙扎,「我願意不願意留下跟(內地)學生一起犧牲?…結果我還是決定留下…為了表示我的不滿,我要留下來和學生一起,保護他們」。
中大促燒文件 窗外傳槍聲
當年就讀中大藝術系二年級的謝淑妮表示,6月3日,「中大又打電話來,叫我把會議紀錄、重要文件燒掉…從lobby(大堂)的窗外,可清楚看到長安街上不停有坦克與軍車駛過,外面槍聲不絕…」鎮壓來臨,港大生任信成協助救出受傷學生,他猶記得:「我看見他的頭後仰得很厲害,便用左手托起他的頸。我的腿不停地跑,但我的心涼了,我不相信他的頭是完全破開,我的手指可以直接摸着他的骨頭……」
該見證文集將於本月30日起在中大學生會及樓上書店發售,售價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