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要求親友贈禮物 女子慳逾萬元展新生
【明報專訊】結婚禮品單常見,一名離婚後移居加拿大的女子則透過一份「離婚禮物清單」,讓親友幫助她在經濟和情感上恢復,將一次艱難的人生事件轉變為重新開始的契機。
女事主斯拉格(Stacey Slager)的14年婚姻於2023年走到盡頭,當時她從美國搬回加拿大溫哥華島,需要找居所和新工作,友人建議她建立一份清單,讓親友送贈一些生活必需品,協助她從頭開始。她接受《The Current》訪問時透露,當年結婚時沒有辦理結婚禮物登記,因我和前夫一直各自生活,但離婚後,需要分家當,她需要補足如吸塵機等基本用品。
斯拉格在社交媒體谷歌(Google)上載一份清單,列出所需物品並分享給朋友。清單上包括罐頭刀、砧板等小物件,大多數是親友的二手物品支持補齊。她估計獲得的物資價值約1.5萬元,對當時的她來說,這是一筆可貴的支援。
這一做法得到如Fresh Starts等公司的支持,來自紐約的豪威爾(Olivia Howell)便因離婚經歷創辦了「Fresh Starts」,提供離婚禮物登記服務。她說,「這不是在慶祝離婚,而是在支持人生的轉變。」
她表示,哪怕只是送出一個浴簾或牙刷架,都可能為對方帶來重大鼓舞。
該平台現提供99至500元不等的禮物組合,也有為諸如廚房或兒童臥室等特定房間提供裝修套餐,並設有隱私保障,特別針對逃離暴力的個案。它同時亦連結法律、理財、心理及親職等領域的專家,協助使用者度過人生低谷。
豪威爾指,離婚期間最焦慮的是能否負擔留在原居所,繼續讓兒子就讀原校,幸而最後在貸款顧問幫助下,她確定仍可支撐現況,當場喜極而泣。
離婚理財顧問薩克斯(Eva Sachs)稱,離婚即便雙方無爭議,財務拆分亦極複雜,特別是牽涉房產、投資、企業與退休金。她雖未聽過離婚登記禮物,但認為是值得探討的新方式,因現代單身者在生活成本高漲下,更需社群支援。她觀察到,不少客戶離婚初期強調要保留房產,但經過討論後,常會轉念擁抱新生活的可能性。
儘管Fresh Starts的主要客戶為千禧世代女性,但豪威爾指,男性同樣面臨資源不足的處境,只是文化觀念令他們更難啟齒尋求幫助。她冀望透過這服務,打破離婚的羞恥與標籤,強調「離婚會發生,我們可以一起走過」。對斯拉格而言,親友們慷慨解囊、不帶任何偏見、全心全意的支持,是她得以堅持下去的關鍵。她笑言,每件家具都象徵一段友誼與溫暖,「就像整個村莊一起幫我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