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業稱生意較平日少 按年仍增
【明報專訊】一連4日的復活節假期昨日開始,零售業界憂慮市道「旺丁不旺財」,預料生意額較去年下跌約一成。有飲食業界亦評估復活節長假期生意較平日下跌,但整體生意估計較去年同期上升。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估計今個假期業界生意比平日少約兩成半,惟因來港內地遊客增加,估算去年復活節假期平均每日生意額有約1.8億元,今年每日可達約2億元,即上升約一成。
零售界料按年少賺一成
不少港人於長假期間外遊,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會務總幹事林志忠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復活節長假期對零售業界而言談不上是消費旺季,更料生意額較去年下跌約一成,即使新冠疫後旅客量增,但生意額提升不理想,屬「旺丁不旺財」。
林志忠又表示,港人外遊、網購普遍,加上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更傾向深度遊、觀光,購物時更審慎,無論外部還是內部零售都較往年復活節少,建議業界推出額外特別活動吸客,「唔係話淨係做囓旍艄J、復活蛋」,針對本地市民則要加強網購應對,並推出如長洲平安包等本港獨有產品吸客。
業界:飲食習慣改
競爭力變弱
黃家和向本報稱,觀察到本地市民消費力確有減弱,故認為復活節長假期間生意額較平日少約兩成半,但對比去年同期,外遊港人數量或相若,即使內地遊客人均消費較疫前減少,但訪港內地旅客明顯增加;加上「旺區」人流多,帶動市面熱鬧氣氛,或令市民夜間消費上升,故仍估算今年同期生意額上升。
惟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邱金榮昨早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稱,復活節假期市道不樂觀,大批港人外遊或北上消費,加上飲食習慣改變,多了叫外賣或光顧「兩R飯」,食肆能爭取消費額明顯較以往弱。
邱金榮又說,食肆面對租金及人工等成本上升,要守住業務不易,更形容現時業界經營是「企穩」在低位,只能待市民恢復消費信心,才可再覓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