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見妹坐輪椅 兄始悉獲捐肝續命
【明報專訊】52歲的殷國強多年來疏於體檢,去年2月發現小便呈茶色,求醫後確診嚴重肝炎,需赴急症室,入院翌日更陷昏迷。他記得睜眼後,看到胞妹坐輪椅來探望,「鶖伬齯茞M醒,以為拍緊電影,仲以為個妹係假冒!」原來短短幾天,他因急性肝衰竭命懸一線,全靠胞妹捐肝續命。目前本港器官捐贈名冊有約40萬人登記,創歷史新高,但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仍有逾2600人苦候,並非人人如殷國強幸運。
多名器官受贈者、捐贈者和家人昨天出席第15屆「器官受贈者感恩大會」,包括殷國強兄妹。44歲的胞妹殷敏兒得知哥哥病危後,立即蒐集資料,得知捐肝手術風險不大,加上另一兄長有脂肪肝、不適合捐贈。她認為「有得救而唔救,等於見死不救」,思考片刻便決定捐肝,而手術後一個多月已能上班。殷國強說,兄妹本身不多聯絡,但經此一役,關係親厚不少,他也開始注意飲食。
談到捐肝,殷國強明言「如果我清醒時,(知道)屋企人捐,我係唔接受,我都唔希望屋企人為我冒咁大險。而且女仔喎,會留一條好長麍芠臾{!」胞妹立刻接話,「醫院都話條疤好大喎……我話(衣服遮)睇唔到,無所謂啦」。她事前未與母親和男友商量,手術前才察覺男友焦慮,但對方表明尊重她的選擇。她笑言「推出手術室見到佢,我已決定向佢求婚」,兩人今年將完婚。
醫衛局長盧寵茂致辭說,登記器官捐贈人數創新高,但進步空間仍很大,呼籲市民踴躍登記。本身是肝臟移植專家的盧又說,多年來見證器官移植的困難及突破,昨亦看到曾醫治的病人列席,每逢出席此類聚會,他都心存感恩。
登記人數新高 學會:捐贈率仍低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馮恩裕表示,過去兩年本港共有54名遺體器官捐贈者,拯救了138人,56名活體捐贈者則幫助56名患者重生;但香港每百萬人只有約3.6名捐贈者,捐贈率仍屬全球最低之一,每當有器官可用,受贈者及醫生都格外感恩。馮說過去15年共2163人接受器官捐贈,他感謝捐贈者及其家人送予「生命的禮物」,盼公眾繼續支持器官捐贈。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最近成立「器官捐贈專責小組」。醫專主席李錦滔表示,將集合15個分科學院、約9500名院士及約1000名學員,培訓他們「對器官捐贈花多點心,做多一點」,並向社會推廣器官捐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