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鋼琴陪學復陪練 自閉兒「絕望」變「絕妙」
【明報專訊】23歲的莫梓源患有中度自閉症,卻非常好動,唯獨彈奏鋼琴時會全神貫注。兩年前,他在父親的喪禮彈奏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既告別父親,也治癒自己及母親。但母親Monica說,兒子學琴的路並不平坦,最初更曾遭鋼琴老師拒教,稱他「hopeless」(無希望)。事隔多年,兒子能演繹多首樂曲,老師改口大讚「marvellous」(令人驚歎)。這段由了無希望到了不起的旅程,令她更相信只要身邊人堅持不放棄,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也可展現才能。
莫梓源1歲時確診中度自閉,有嚴重語言及社交溝通障礙,但自幼愛聽古典音樂。Monica憶述,兒子小時特別喜愛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及李斯特的《鐘》,在家會不斷反複聆聽這兩首樂曲。
琴鍵黏水果貼紙 引導逐指彈
Monica本身也懂得彈琴,見兒子喜歡古典音樂,又想到彈鋼琴能訓練小肌肉、手眼協調及專注力,這些正是自閉症患者的弱項,便開始教他彈琴。當時Monica準備不同水果貼紙,貼在不同的琴鍵,教兒子藉認水果來識別音符,引導他用食指逐一敲奏《一閃一閃小星星》。
老師一堂即拒教 母「陪學」給兩份學費
「但自己教不成才。」Monica後來請鋼琴老師教兒子彈琴,但老師只上了一課就拒絕再教,並說莫梓源hopeless不可教。她不想放棄,提議付兩份學費,請老師同時教自己及兒子彈琴。這個老師此後10多年一直教莫梓源彈琴,當她再問起兒子是否hopeless,老師改口大讚「是marvellous」。
一首曲靠聽靠記 一兩年「等閒」
「由了無希望到了不起,這是他的旅程,是很長的旅程。」Monica說,兒子不擅閱譜,學一首樂曲靠聽靠記,花一兩年是等閒事,為準備演出,近來更日練7小時。Monica不諱言,陪伴兒子學琴練琴過程總有失望、沮喪,但始終不可放棄,現時回望過去旅程,更令她相信只要身邊人一直不放棄,有特殊需要孩子也可展現才能。
勞福局與香港展能藝術會籌劃的多元共融藝術巡禮今天至4月5日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一系列活動包括莫梓源會參與並彈奏7首樂曲的共融音樂會,更會與另一名表演者「四手聯彈」,另有41名展能藝術家參展的藝術展覽、舞台劇、共融藝術工作坊等。
明報記者 江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