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股基本因素改善 候低吸
恒指昨日升652點,收報23,594點,成交金額2587億元。美股周二晚出現V彈,港股受惠高開高走,但高位缺乏承接而升幅收窄,但中午前再有資金入市,市况一直拉升到收市。航空股基本因素改善中,股價有勢可留意。
美股周二出現恐慌拋售,納指期貨一度跌逾2%低見20,075點,但先是高質穩健的蘋果(美:AAPL)、Alphabet(美:GOOG)倒升,之後連特斯拉(Tesla)(美:TSLA)、中小型動力股也反攻,整體市况出現V形反彈。如筆者昨日所言,市場由不信有關稅到接受特朗普動真格,市况難免有劇烈反應,但關稅不是世界末日,市場調整也反映了格局改變,之後再看事態發展。市况近日明顯有些恐慌,泥沙俱下,一些高質股其實有點被錯殺的。當然,周二的挾升與平淡倉有關,V彈後也不代表海闊天空,入市要有些選擇性,不宜再聚焦於純主題概念股(但短炒博反彈是吸引的),高質素的大科技股、必需消費品、保險股等會較好。
恒指高位箱形整固 未入市者陷兩難
美股恐慌拋售暫告一段落,港股強勢反彈,但過程有些反覆,初段急速拉升後遇上沽壓,恒指升幅收窄至不足1%,之後再有資金入市。人工智能、機械人等不少早市曾經倒跌,之後才發力拉升,而龍頭小米(1810)、中芯(0981)等發力向上,成功拉升指數。技術上,恒指在高位已形成箱形整固,現價又貼近區間偏高水平,有貨可持有,未入市者則有點兩難。
兩會並沒有什麼驚喜,經濟增長目標5%,赤字率4%,發行1.3萬億元人民幣(2024年為1萬億元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人民幣用於舊換新,另發50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國有銀行資本等。地方專項債4.4萬億元人民幣(去年為4萬億元人民幣)這些都是預期之中,穩住股市樓市其實也一早已宣講了。正常來說,財政政策沒有驚喜,力度與過去數年分別不大,股市又升了那麼多,早市初段的回調是合理的。中國債息也是下跌的,但就是這種設局下,內地和香港股市全面拉升,市寬好升幅大,科技股、消費股更是強勁。
筆者覺得中國經濟今年能止跌回穩,但市場似乎覺得能夠有較強復蘇,這一點現在也無法證偽。特朗普明示要人民幣升值、美元弱勢也為中國創造了減息降準空間。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是純概念,很難說有什麼基本因素,但就像2020年時的新能源汽車股,什麼都沒有的階段才能炒到飛天。現在氣氛好有賺錢效應,更多錢入市推高股價,出現良性循環。說不定今年的港股就是去年的美股,未入市者可以分段入市。但如果升浪屬資金市,內地和香港股市近日成交額都在下降,量能有些減弱,這一點需要留意。
旅遊需求增油價走低利航空股
特朗普上任6星期以來政策方向不大清晰,但口說要強美元,實際上卻追求或至少效果上是弱美元,更明確指中日壓低貨幣匯價,試圖迫使兌美元升值。人民幣已沒有貶值壓力,反而在A股向好下有升值壓力。與此同時,A股向好或多或少會刺激旅遊需求,近期有報道指內地機票價格有上升趨勢。再加上OPEC開始增產,油價走低,對於航空股都是利好。只是航空股已升了一段時間,技術上進入調整窗口,若能回順至10天或20天線,可以候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