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彈或有餘未盡 暫緩減磅
港股的反彈超出預期,不排除有餘未盡,日前建議趁反彈減磅的計劃可暫緩,先作觀察。不過,目前與此前股市一跌資金急不及待撈底不同,短期建倉可能已基本完成,市場正等待新的催化劑出現,如業績期企業可能公布有關如何利用AI提升效能或促進收入增長。
國務院昨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約5%,並上調赤字率1個百分點至4%。雖然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反映中央政府積極通過財政政策維持經濟穩定增長,掃除市場對政策靜觀其變、落後形勢的憂慮。
港股昨表現振奮,恒指高開後升至23,500點遇阻回落,午市前一度回試23,100點,隨後反覆回升,最終靠近高位收市,報23,594點,升652點或2.84%。《明報》港股數據庫覆蓋股份近九成上升,其中近三成的升幅超過3%,大市升市全面,買盤動力強。不過,大市成交額僅2587億元,低於20天平均水平約兩成。雖然港股反彈力強,但資金流明顯不似此前「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態的急切追貨,入市步伐明顯趨緩。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首要任務承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面擴大國內需求。同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培育未來產業方面,除了生物製造、量子科技,也包括具身智能(Embodied AI)和6G等。報告中還提到,要大力發展AI手機和電腦、AI機器人等新一代AI終端以及相關製造裝備,這些關鍵詞料將成為今年市場的熱點主題。
觀望恒指能否守穩10天線
科技股昨日亦成為升市主要動力,恒生科技指數全日升4%。藍籌股中,小米(1810)、美團(3690)、騰訊(0700)、阿里巴巴(9988)合共為恒指貢獻了290點,佔恒指升幅約四成半。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0個行業中,科技器材、軟件服務、汽車及相關的升幅位於前列。隨着恒生科技指數與恒指雙雙重回10天線之上,反彈動力強於預期,因此對於原本準備趁反彈減倉的計劃可考慮先暫緩,觀望恒指能否守穩於10天線。
然而,對於早前已跌穿20天線、走勢轉弱的股份,如聯想(0992)、比亞迪電子(0285)、金山雲(3896)等仍可趁反彈減持。事實上,即使經過昨日的大彈,科技器材股仍有超過一半低於20天線,汽車及相關行業亦只有約一半處於20天線之上。軟件服務及醫療保健行業的修復能力較強,各有約七成股份高於20天線。
安踏初步阻力在95元
目前,除了部分具業績催化劑的個股,如昨日創新高的心動(2400)外,無論是大市的成交還是個股表現,對於AI概念股短期是否能重現炒作仍需觀察。相比之下,傳統經濟股近日的表現穩健,如內銀、建築材料、重型機械、金屬礦石,以及消費股份都反覆做好,短線可看高一線。高端消費股周大福(1929)昨日急升逾一成挑戰去年9月高位;體育品牌龍頭安踏(2020)仍處於低位回升,也值得留意。走勢上,安踏短線支持位於88元,初步阻力在95元,關口100元不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