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師會籲降發展土地限制增入標意欲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發展土地價值下跌,導致政府土地收入銳減,亦令市區重建活動幾乎停頓。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估計,2024/25年度政府賣地收入只有約100億元,認為政府有必要縮短發展土地的整體發展時間及降低建造成本,從而提升地價,充實庫房,讓新發展區及市區重建能持續有效進行。學會指政府批地時,會要求發展商做基建工程及設施,例如地下停車場,地價自然未能上升;若當局可自行做土地開發,發展商投地意欲增加,且出價亦較高,為政府增加賣地收入。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梁志添昨出席學會傳媒聚餐時形容,政府現時的賣地條款有如「聖誕樹」,要求發展商興建社福設施,但最後未必符合業界要求,最終有關設施要「搵人要」,甚至會有一段時間被丟空,故希望減省相關條款,從而減低土地開發成本。學會建建議善用200億元的政府撥款,購置社福設施。
出席同一場合的劉振江表示,政府多年來一直努力縮短項目發展年期,以降低建造成本,但實際開工時間並沒有縮短多少,而建造成本也沒有大幅回落。
劉振江稱,現時一個發展項目由賣地起計,可能需9個月至1年才能動工,例如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用地及葵涌倉庫儲存及物流中心項目,由發展商買地至開展地基或建築工程,需時一年或以上,令土地「曬太陽」。另外,即使樓宇完工出了入伙紙,還要很長時間才能取得滿意紙,再交付給買家,認為可檢討這個過程是否有縮短空間。
倡取消部分基建設施要求減成本
學會指出,縮短發展年期可降低不確定性和成本,方法包括盡快展開挖掘地庫及地基等前期工程,縮短地皮閒置時間。另外,以發出入伙紙日期為收取售樓收益依歸,而非滿意紙日期,讓發展商盡早收取售樓所得利益。
在降低建造成本方面,政府可考慮放寬地上停車場面積計算準則,以及取消私人發展項目興建不同社福設施要求,降低建造成本。劉振江指,從環保角度,地面停車場自然通風及有陽光,認為有需要檢討是否需要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梁志添說,整體土地供應不應因經濟市道調節而煞停。他指過往本港煞停土地供應,影響房屋供應,形容是為香港帶來痛苦經歷,對往後經濟都有不良影響。被問政府應否因財赤而停止發展交椅洲人工島,梁指政府房策目標為協助基層「3年上樓」,交椅洲人工島七成房屋供應屬公屋,強調不應因經濟調整而完全煞停,否則影響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