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屋苑龍年買賣2494宗 較兔年微升0.7%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龍年,雖然年初時特區政府全面「撤辣」、加上年底美國開始減息,但在新盤供應量龐大、經濟復蘇不似預期的影響下,本港樓市未能成功在龍年一飛上天;綜合「中原樓市大數據」資料,龍年十大屋苑整體買賣註冊量,雖然較2023年兔年稍回升,惟全線屋苑的平均成交實呎均現下跌,龍頭屋苑o魚涌太古城全年平均實呎更跌穿1.5萬元,為近10年首見。
太古城龍年均呎1.45萬 較高位挫27%
據「中原樓市大數據」資料,十大屋苑龍年(至1月22日)共錄2494宗註冊,較2023年兔年全年2477宗輕微回升約0.7%,但實際只有4個屋苑註冊量錄得升幅,包括東涌映灣園、天水圍嘉湖山莊、荔枝角美孚新h、太古城,其中表現最突出為東涌映灣園,龍年錄170宗買賣註冊,較兔年增約26%;太古城註冊量有331宗,按年升16%居次。
不過,十大屋苑的平均成交實呎於龍年全線下挫,跌幅介乎約10%至15%,跌幅最大為o魚涌康怡花園,龍年平均實呎12,684元,較兔年下跌15.3%;其次為鴨c洲海怡半島,龍年平均實呎13,245元,按年下跌12.6%。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指標屋苑的成交實呎,皆下跌至近年低位,如「樓市探熱針」太古城,龍年平均成交實呎錄14,514元,除連跌3年外,亦較2021年牛年高位19,955元,下調逾27%,並為至少近10年來,首度跌穿1.5萬元關口。
此外,雖然映灣園龍年平均實呎9945元、全年下跌9.8%,為十大屋苑中跌幅最溫和,但卻同樣連跌3年合共18.5%,為2017年雞年後首次跌穿1萬元關口。
分析:若沒刺激經濟措施 蛇年樓價仍低沉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出,雖然龍年樓市有「撤辣」、減息兩大利好因素,樓市交投量回升,但多個發展商大力「去庫存」,拖累全年樓價仍錄跌幅。他續指出,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後,對華政策較預期溫和,加上減息持續,但估計今年樓市仍由一手盤作主導,若特區政府未有刺激經濟、鼓勵置業措施出台,蛇年樓價仍有機會低沉。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以整體二手市G計,去年10月、11月減息後交投量已回升;他認為,雖然本港未來供應量仍然高企,但美國今年通脹有機會跌至1%以上,有助促進減息,加上新上任的特朗普亦希望減息,若今年減息幅度大,足以抵消供應量多的問題,料蛇年本港二手交投較龍年回升,但樓價則橫行,或有3%至5%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