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部件炒作多時 入市留意持倉比重
內地A股稍為回暖,港股並沒因而受到支持全日低迷。內需消費股表現疲弱,甚至極少數偏強股亦捱沽,市場只有消費電子產品部件股做好成為少數亮點。不過電子產品部件股的炒作已有一段時間,入市要留意持倉比重。
內地A股向好,滬深300連升4日,昨再升0.6%至3周新高,成交較上日有所增加。不過,恒指昨天低開低走,以全日最低位收市,收報17,727點,跌287點或1.60%。恒指連跌兩日,將上周五升幅蒸發,但與上周三相比,4個交易日仍升1.5%。
平保(2318)擬發可轉換債籌35億美元,雖然潛在攤薄影響有限,但市場擔心對冲套利活動可能對短期股價造成壓力,股價全日跌半成。恒指受金融股拖累,加上科網股受壓,表現較差,但大市整體疲軟為主,《明報》港股數據庫涵蓋股份有近七成半下跌,當中只有一成多跌逾3%。恒生中小型股指數僅跌0.6%。
防電子產品消費遜預期
觸發部件股大幅調整
行業方面,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0個行業有超過九成下跌,當中不足一半跌多於1%。家品及零售跌2.2%表現最差,部分受之前提過的TCL電子(1070)先升後挫收跌12%所致。雖然公司如預期發盈喜,料上半年經調整盈利增長1.3倍或以上,但市場似乎未不滿意增幅。走勢上,TCL跌穿重要支持位50天線,昨險守5.3元,預計反彈於5.7元有沽壓。
科技器材昨升1.5%表現最佳,市場繼續炒作人工智能功能引發手機用戶升級熱潮。不過,昨天不止TCL,食品股中少數走勢偏強、憧憬產品有能力加價的統一企業(0220)及康師傅(0322)昨天也遭拋售,資金對於消費股前景看法極為悲觀。因此,要提防電子產品消費不及預期,觸發部件股大幅調整,要避免持倉太重。
總括過去4個交易日,有超過兩成半行業轉跌,其中,航運物流4日累跌2.4%表現最差,其次教育跌約2%,以及公路鐵路、紡織及服飾、軟件服務等跌約1%。
航運股東方海外(0316)、中遠海控(1919)、中遠海能(1138)先後於5月、6月從高位下滑,至今跌勢未止;而專注於亞洲的海豐(1308)6月小回後曾創新高相對強勢,但近一個月亦未能倖免捱沽。
中遠海能基本面較穩定 或率先反彈
不過,中遠海能專注於油品及液化天然氣運輸,供需基本面較為穩定,在股價大幅調整後有機會率先反彈。高盛認為第四季旺季運價潛在上升,長期看好中遠海能,維持其目標價11.5元。走勢上,中遠海能下望250天線,於8.4元料有良好承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