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學STEAM:學溜冰 先學跌
【明報專訊】香港花式滾軸溜冰運動員蔡穎怡說:「(學習)滾軸溜冰第一件事,便是學跌倒。」每人都是從失敗開始,慢慢「進化」,直至身體協調。
從跌倒「進化」
蔡穎怡示範正確的跌倒姿勢(示範圖),以降低衝力,減輕傷勢。她說,學生初學時常跌倒,漸漸掌握技巧,找到重心平衡,甚至能做到花式滾軸溜冰姿勢和動作。
正確跌倒姿勢:
1. 蹲下,降低身體重心
2. 伸出雙手,身體往側,按地跌坐
3. 坐在地上,身體稍微滑向另一邊
花式滾軸溜冰有不少抬腿、跳躍、旋轉的動作,蔡穎怡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原來需要「人鞋合一」,滾軸溜冰滑行的原理是身體向鞋子施壓,驅使其向前滑,只要不偏離重心,便能保持平衡。
■STEAM百科
重心
重心就是物體的平衡點,亦是重量分佈的中心點。只要支撐物體平衡點,就能撐起整件物體,重心愈高,愈容易跌倒;重心愈低,愈穩定。
■知多點
香港場地
除私人滾軸溜冰場外,東區、九龍城、葵青、觀塘、北區、西貢、深水埗、沙田、屯門、灣仔、黃大仙、油尖旺、元朗和離島都設有公共滾軸溜冰場。網址:tinyurl.com/ycx9pr3y
保護手掌很重要
初學者要戴上足夠的防護裝備,除頭盔、護膝外,蔡穎怡提醒,也要保護手掌,因為跌倒時手掌跟地板產生強大摩擦力,又由於手掌有多條神經線,若意外弄傷神經線,後果可大可小。
■知多點
雙排、單排滾輪有什麼不同?
滾軸溜冰鞋分單排和雙排滾輪兩種。兩者最大分別在於鞋底下的滾輪,雙排滾輪共4個滾輪,分前後並列兩排(圖e左);單排滾輪則只有一直排的滾輪,共3至4個滾輪不等(圖e右)。
蔡穎怡說,滾軸溜冰比賽分單排和雙排滾輪兩組項目,以傳統花式滾軸溜冰為例,也各有比賽項目。
切勿看輕室外風險
地面材質影響摩擦力。蔡穎怡舉例,已打蠟的平地較光滑,摩擦力較小,滑行力度較小,同時較難控制;普通石地較粗糙,摩擦力較大,所需力度較大,卻較易控制。對於初學者,蔡穎怡提醒:「初學者應該去安全地方。」我們不應低估各路面的危險,由於穿上滾軸溜冰鞋後,視線範圍提高,或難以看到戶外行人路上的樹枝、樹葉和水等障礙物,暗藏危險,「水會使我們滑倒;滑過樹枝、樹葉時則會絆倒。」
另外,相對於樓梯,斜路看來不易踏空,初學者易掉以輕心。在斜路滑行時,重心瞬間改變,若不保持警覺,就易失平衡跌倒。有欄杆也比沒有欄杆危險,因為跌倒時會撞到欄杆受傷。因此初學者需選擇空曠、安全,確保沒有障礙物的地方,並時刻保持警覺。
■價值觀
毋須一步登天
蔡穎怡說,沒有人學習滾軸溜冰能一步登天,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學習,這亦是學習滾軸溜冰首先是學跌倒的原因。因此,蔡穎怡認為學生毋須擔心不能馬上學會溜冰,而給予自己壓力。
文:方綺婷
圖:鄧家烜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