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通波仔需要 無創檢測減風險 港大團隊:準確度達九成 醫局應引入

[2023.09.25] 發表
「冠狀動脈造影血流儲備分數系統」(caFFR)透過分析病人的血管造影影像(圖中右方彩色影像),計算血管血流。圖中分析的心血管caFFR分數為0.69,反映血流量只有原本的69%,需接受「通波仔」手術。(港大醫學院提供)

【明報專訊】本港醫生普遍以心血管閉塞比例,決定病人需否「通波仔」。港大醫學院研究顯示,以無創的「冠狀動脈造影血流儲備分數系統」(caFFR)檢測病人心血管缺血程度,以辨識需否通波仔,較醫生以慣常方法判斷,可減低心血管疾病致死或心肌梗塞等不良事件風險近兩成。帶領研究的港大學者稱,缺血程度較閉塞比例更準確反映病人通波仔需要,惟現時醫管局以具風險的「導絲檢測」分析缺血,相反港大深圳醫院已使用caFFR技術,建議醫管局引入。

國際臨H指引建議病人在通波仔前檢測「血流儲備分數」,現行標準是導絲檢測,於手術時在病人血管放置導絲並注藥量度血流,基於結果決定需否通波仔。caFFR技術則是無創檢測,以電腦模型分析血管造影影像並推算分數,少於0.8分即屬缺血,反映血流不足原本八成,需要通波仔。

港大醫學院以caFFR技術分析1308名冠心病患者的3329條心血管,分為缺血和非缺血,結果顯示926條缺血血管中,23.5%、即218條不曾通波仔;2403條非缺血血管中,19.2%、即462條曾通波仔。研究跟進病人3年,發現缺血群組中,通波仔可減低不良事件風險57%,而在非缺血群組,曾否通波仔則沒明顯差別。

另外,如以caFFR技術判別病人需否通波仔,較以慣常方法判斷,可減低不良事件風險19%。研究已於學術期刊《心血管轉化研究雜誌》發表。

港大醫學院臨H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H教授姚啟琲磳隉A本港醫生不常用「血流儲備分數」,靠血管閉塞比例決定需否通波仔;惟是次研究顯示,如血管沒有缺血,通波仔幫助不大,「未必可以當補身」,因處理不妥可弄傷血管或致短期再閉塞。對於研究顯示有缺血病人無通波仔,他相信是病人因其他疾病或風險而不適合做手術,未必是醫生誤判。

成本低一半 港大深圳醫院已用

姚啟睆晼A即使醫生建議病人接受導絲檢測,惟檢測屬介入程序,易令血管受傷,且公院病人需承擔1萬元導絲成本,故目前少於5%公院病人會使用。他稱caFFR技術於最近5年研發,準確度達90%至95%,每次成本約5000元,外國近年開始使用,港大深圳醫院約一兩成病人使用;他正與醫管局磋商引入該技術,料添置電腦需約20萬至30萬元。

身兼港大深圳醫院助理院長的姚稱,該院是新醫療技術的好試點,有助加快大灣區醫療融合,又稱醫管局對引入新技術把關嚴謹,部分技術或在內地更快可用,建議政府參考港澳藥械通,研究加快讓內地獲批技術引入本港。

更多港聞
大坑舞火龍疫後復辦  夜光小火龍首登場
【明報專訊】因應新冠疫情停辦3年的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將於本周四至六復辦。整條火龍將於農曆8月14日當晚、即周四先移到大坑蓮花宮舉行開光儀式,插... 詳情
【明報專訊】有意派員參選區議會的民主黨早前呼籲政府公開「三會」(分區、防火及滅罪會)的聯絡方法,方便有意參選者爭取提名。民青局長麥美娟昨稱,... 詳情
職業治療師兩年流失率倍增  恐長遠影響長者醫療  業界促增課程學額
【明報專訊】本港醫療行業人手短缺,職業治療師亦不例外。根據醫管局數字,全職職業治療師流失率自2020至21年度起急升,由5.3%增至今年度的... 詳情
調查:逾三成外傭捱餓工作  團體籲增膳食津貼至每月1800元  合約須釐清
【明報專訊】有關注外傭的團體調查發現,在獲得膳食津貼的外傭之中,有17%人獲得的膳食津貼低於法定最低要求每月1196元;有穆斯林外傭更曾獲僱... 詳情
【明報專訊】華人忌諱談死亡,社企「安心三寶」調查顯示,僅兩成受訪港人表明已訂立遺囑,近四成沒有訂立任何財富傳承規劃文件,主因是不懂如何訂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