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漲幅明顯落後通脹 工人堅拒低於標準協議
專家預期抗爭將持續數年
【明報專訊】隨着勞工問題在加拿大各地蔓延,因就業市場緊張和物價飛漲而壯起膽子的工人向工會領導發出了尖銳的信息:回到談判桌前,提出更多要求。
布洛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的勞工研究教授薩維奇(Larry Savage)說:「勞工運動傾向將這些臨時協議被否決視為失敗,但這表明工人正在重新開發自己的罷工權,不願選擇低於標準的協議,工會的領導必須與這些普通員工保持一致。」
多倫多及周邊地區27家Metro雜貨店工人罷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上周六以來,大約有3700名員工拒絕Unifor勞資雙方達成的臨時協議。另外﹐加拿大國際碼頭和倉庫工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 & Warehouse Union Canada)談判委員會提出的初步協議遭到了兩次拒絕。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的工資數據顯示,工會工人的工資漲幅落後於通脹尤其明顯,甚至非工會工人的工資漲幅都有所提高。
Bennett Jones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前聯邦勞工部副部長斯特林(Lori Sterling)說:「工資是一個滯後指標,尤其是在工會部門。談判是一個追趕的過程,我們認為在2026年以後,工資會回到更正常的增長。」
滿地可銀行(BMO)首席經濟學家波特(Doug Porter)也持相同觀點。他說:「歷史紀錄顯示,罷工活動與通脹高度相關,兩者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都達到戰後的最高值。勞工動盪與工資一樣,是一個滯後指標。工人試圖趕上過去的通脹」。
這可能意味着隨着工會推動消除其成員的實際工資損失,潛在的動盪還會持續數年。
Aaron Zhang,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