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瑰玉傳世 「想我時看看雲」
木刻起家捱過文革 鬼才黃永玉病逝
【明報專訊】中國著名藝術家、一代鬼才黃永玉前天(13日)病逝,享年98歲。黃永玉於戰亂年代自學成才,中共建政初期以版畫《阿詩瑪》揚名,文革因「黑畫」《貓頭鷹》遭批鬥,改革開放後設計郵票《猴》開啟中國集郵神話,近年仍繼續創作,一生經歷折射中國文化藝術現代史。黃永玉處世灑脫,晚年總勸大家勿把死亡看得太重,想他時「看看天、看看雲」。
骨灰化肥返自然 囑勿辦活動紀念
黃永玉家人昨發訃告,稱黃永玉因病於前日凌晨3時43分逝世,尊重其意願「不舉行任何告別、追悼儀式」。央視新聞報道,黃永玉遺囑昨日公開,表示「待我離去之後,請將我的遺體進行火化」,「我希望我的骨灰作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我離去之後,任何人不得辦理各種類型的紀念活動,我的家人不得去支持或參加其他人組織的紀念活動」。
黃永玉1924年8月9日生於湖南,曾當瓷場工人、小學教員,寫過劇本,雖未讀完初中,但憑着藝術才能以木刻起家,隨年拓展至漫畫、油畫、國畫、雕塑、工藝設計等。16歲起,黃以畫畫及木刻謀生,後曾旅居香港並擔任《新晚報》畫頁編輯、《大公報》臨時美術編輯等。新中國成立後,在其表叔、著名作家沈從文建議下,黃偕妻子1953年前往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
一眼睜一眼閉 《貓頭鷹》遭批鬥
1956年黃永玉出版《黃永玉木刻集》,代表作《春潮》、《阿詩瑪》轟動中國畫壇。及至文革期間,其部分畫作被檢舉為「反黨反社會主義」毒草,被四人幫指控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判。
1973年,他結束在河北「五七幹校」的勞動生活回到北京,又因為畫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貓頭鷹》,遭江青點名而被視為「反革命黑畫」,黃因此被遣送老家鳳凰。
港台《傑出華人系列》節目1997年播出黃永玉訪問,當中他憶述文革時遭批鬥、被趕到狹小房屋居住,要「掛牌、戴高帽」,「每日上班時,袋裏帶着一塊『牛鬼蛇神』的牌,到校門就自行掛牌進入校園,低住頭走入去」。
劫後復創作 創生肖郵票先河
文革結束後,黃永玉恢復創作。他設計的中國第一套(猴年)生肖郵票於1980年發行,是當前最昂貴的生肖郵票,1986年在羅馬舉辦個人畫展,日後也多次獲意大利授勳致意。在拍賣市場,其畫作也水漲船高,2013年《田家梅》成交價達6325萬港元。
2020年5月新冠疫情期間,黃永玉妻子張梅溪在港逝世,他手書訃告。張梅溪是將軍千金,卻與當時只是刻木刻的流浪小伙黃永玉私奔成婚,堪稱文壇佳話。
黃永玉創作不輟,2021年8月出版半自傳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第三部,中國郵政今年兔年生肖郵票也出自他手。
黃永玉曾多次暢想人生最後之旅,「我死了以後,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我自由得多」,又笑言「假使我有一個墓碑,上面只寫3個字,就是『太累了』」。
作畫不倦 生前籌備百歲展
今年5月,央視播出黃永玉生前最後受訪節目,黃正準備2024年農曆七月初九(他農曆生日)舉行百歲畫展。他以去年畫作《今夜》表示,願每個人都有美好的今夜,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十年如此,百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