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膾雞煮粉皮
【明報專訊】暑夏沒胃口,常吃涼粉皮。平日飯麵熱吃,每到坐茪]會汗流浹背的時候,就會想吃涼或凍的東西,雪糕早已備好,正餐總得要吃,來客雞絲粉皮,正好。麻醬混青瓜,雞絲雜粉皮,筷子拌勻,大口吞下,輕鬆吃完。
清代《壽世傳真》說粉皮能「醒酒解毒」,筆者沒驗證過,莫說中毒,小酌幾杯也不會自帶粉皮,或者下次可以先吃粉皮墊肚,至少不會飢饑餓難當。
我反倒親身體驗過粉皮「醒悶解暑」的功效,以及箇中滋味。啜吃粉皮不限時節,秋冬兩季可選熱食,走進上海飯店,點客蟹粉粉皮,沙鍋熱上,鮮香滑溜。蟹粉配粉皮,古代已可見,元代《雲林堂飲食制度集》記錄一道蟹菜式,同樣用上粉皮,節錄做法如下:「以熟蟹剔肉,用花椒少許拌勻,先以粉皮鋪籠底乾荷葉上,卻鋪蟹肉、粉片上。」之後澆蛋液、放蟹膏,蒸熟取出切件,再用蟹殼煮汁調味勾芡,配搭來吃。
■飲食小字典
膾
「膾」,《說文解字》解作「細切肉」,即肉類切成絲狀、片狀,粉皮上的雞絲也算是膾。清代《農圃便覽》記錄「膾雞」的做法,同樣是雞肉與粉皮的配搭,內文提到:「將肥雞生切厚片,加香油、醬油,入鍋炒熟。再將雞骨煮湯,浸入,用文火煮滾,再入粉皮、\片、香蕈、白果、栗子、核桃仁、蔥、姜煮熟,臨盛時用黃酒調粉團少許,入鍋攪勻。」做法十分清晰,也沒難字,唯一難在食材沒有分量,實戰時要多加摸索。雞湯煮粉皮,大概味道不難想像,但用來煮黃酒粉糰,究竟會是什麼味道,很是好奇。
「膾」有真,也有假。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就談到「假魚膾」:「薄批熟麵觔,用薄粉皮兩箇,牽抹濕,上下夾定,蒸熟薄切」,「麵觔」即麵筋,「箇」有塊狀的意思,取大塊粉皮抹濕,夾薄麵筋蒸熟薄切,用來模擬魚片和魚肉。處理好「假魚膾」,還有接續步驟,如下:「別染紅粉皮縷切,\絲、蘑菇絲、蘿蔔、薑絲、生菜、香菜,間裝如春盤樣,用鱠醋澆」,「縷切」即細切,染紅粉皮細切,或當成魚皮,與其他食材分開放於盤內,加上吃魚生用的醋。「膾」從肉,「鱠」從魚,定指細切魚肉,古時多為生魚肉。光看材料和擺盤,跟現代新年吃的「撈起」十分相似,這道古菜用上「真魚膾」的版本,很大可能就是「撈起」的前身。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