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古絲路3258米高高原機場通航
南方航空公司2022年12月23日正式開通烏魯木齊與塔什庫爾干往返航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民航規定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機場為高高原機場。紅其拉甫機場位於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縣),標高3258.4米,是新疆首座高高原機場,也是中國最西端、新疆海拔最高、跑道最長的民用運輸機場。機場地處帕米爾高原西部,距喀什市298公里,古絲路要塞塔縣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等3國接壤,是新疆面向中亞、南亞的「一帶一路」主要國際通道。
■「港車北上」爭取3月公布詳情 料45萬輛受惠
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正就「港車北上」計劃商討安排,容許合資格香港私家車毋須取得兩地車牌,經港珠澳大橋往來廣東省。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2022年12月24日表示,廣東省政府將根據粵港兩地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爭取2023年3月或之前公布港車北上詳細安排,並於2023年實施,初步估計45萬私家車的車主和乘客可受惠;計劃運作一段時間後參考實施經驗,積極研究和爭取將港車北上由港珠澳大橋延伸至港深陸路口岸,讓香港私家車可以毋須配額,穿梭粵東粵西。
據運輸局早前公布,申請人的車輛每次入境內地後可連續停留不超過30天,每年在內地累計停留不超過180天。
■港深西鐵次階段研究 2023年開始 料2024完成
政府2022年12月28日引述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次階段研究分別由3間顧問公司中標,將於2023年初研究鐵路方案的規劃、初步工程可行性、效益、環境影響及建設和營運安排等,預計於2024年中完成。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由特區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透過「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及其「技術小組」推動,已完成首階段研究工作,確立其策略價值和必要,即加強本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銜接,配合公路網絡,使兩地聯合成為珠江東岸交通走廊的策略樞紐,並擬定初步可行方案。
■驗血新法測阿茲海默症 更便宜安全
目前要診斷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症的一種),需要磁力共振掃描(MRI)或刺痛的腰椎穿刺。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卡里卡里(Thomas Karikari)與同事於2022年12月27日發表基於抗體的血液測試研究,測出阿茲海默症的特徵,名叫「腦源性tau」(brain-derived tau)的特別形式tau蛋白,便宜且安全,能更快診斷,讓患者及早接受治療,但該研究仍需更多測試。
研究員安排600名不同病况階段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接受相關血液測試,發現該蛋白水平與腦脊液中的tau蛋白水平密切相關,能可靠區分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退化疾病。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 白鶴灘水電站投產
白鶴灘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於2022年12月20日全部正式投產發電。央視報道,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處金沙江幹流河段,兩岸佈置16台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僅次三峽工程水電站的225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
報道指,白鶴灘水電站與已建成的烏東德、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6座世界級巨型梯級電站構建了全球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年均生產清潔電能約3000億千瓦時。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