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樹減碳勝真樹 港初創研人工裝置吸二氧化碳

[2022.12.05] 發表
鄭逸豪

【明報專訊】以往提到「碳中和」,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植樹,但其實要單靠種植大樹來達到碳中和,實在非常困難,因此,「碳捕獲、封存與利用」(CCSU)技術才愈來愈受重視。有本地初創公司就研發出一種CCSU裝置,可以利用樹脂微粒來吸收二氧化碳,方便易用之餘,效率遠勝植樹,亦毋須那麼多面積,希望游說商場和工廠、發電廠、垃圾焚化場等使用。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曾憲宗、林靄怡

澤浩高純金屬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鄭逸豪(圖)表示,他和另一名共同創辦人黃玉春分別從事污水處理等環保工程約20年和30年,不論電鍍廠、稀土處理廠還是電池回收廠等,他們都合作過。他們發覺,不論是想從污水中過濾出有害物質,還是想回收有價值的物質(例如多種稀土金屬或者鈷等),其實都可以使用同一種技術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想要分離的物質,採用經過特別加工的樹脂微粒來吸附它們,原理稱為「離子交換」技術;當然,之後需要提純等。這種技術方案近年已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冶金、金屬加工、化工及石化、製藥、製糖和甜味劑、地下水和飲用水、半導體等憐h行業。

每日可淨吸收3.281公斤二氧化碳

他們亦發現,可以使用這種技術方案從空氣中吸走部分二氧化碳,達到減碳效果。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案的成本效益遠勝植樹,所需的空間也小得多。根據他們的計算,16公升的特製樹脂微粒每日(24小時)可以吸收4.559公斤的二氧化碳。有關裝置每日只會耗電1.8kWh,主要是要開動氣泵,不斷將新的空氣抽入裝置內通過樹脂微粒。

以一個比較中肯的數據,周邊地區的電力公司生產每度電大約會排放0.71公斤的二氧化碳(這假設電力公司同時使用天然氣和燒煤來發電)。有關裝置每日可以淨吸收大約3.281公斤的二氧化碳(4.559 - 1.8×0.71 = 3.281)。根據《香港建築物(商業、住宅或公共用途)的溫室氣體排放及減除的審計和報告指引》的計算方法,一棵可以生長到至少5米高的樹木,平均每年可以吸收大約23公斤的二氧化碳,即平均每日吸收約0.063公斤二氧化碳。

生成碳酸水 兩種方法處理

鄭逸豪解釋,樹脂微粒體積小,但每日能夠吸收較多二氧化碳,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公司的方案採用每日吸附和卸下循環幾次的設計。樹脂微粒雖然是親二氧化碳,卻具疏水性。每當樹脂微粒吸收二氧化碳達到飽和狀態時,該裝置會自動將內部的濕度提高。這可以令樹脂微粒已吸收的二氧化碳重新釋放出來,同時溶解於水中成為碳酸水,流到裝置下方的水缸中。而那些樹脂微粒卸下「重載」之後,又可以重新吸收二氧化碳。這樣24小時循環數次,便可以將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用到盡。

至於那些碳酸水,鄭逸豪表示,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第一是作為土壤改良劑的成分之一(土壤改良劑是用來調節土壤的酸鹼度和品質),但只可以佔小部分。第二是用鈣或鎂處理,將之製成碳酸鈣或碳酸鎂,都在工業和醫藥上有多種用途,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劑或防潮劑。

入圍第五屆初創飛昇計劃

該公司月前已造出一部原型,並包裝成藝術品般,稱為「未來之樹」。在香港工業總會轄下香港初創企業協會舉辦的「第五屆初創飛昇計劃」中,該公司是14家入圍初創公司之一,所以得以參加該計劃早前安排的配對日,與地產發展商和商場的管理層會面。

不過,暫時未有商場落單購買未來之樹,鄭逸豪表示,未來之樹的外觀並非固定不變,公司已有心理準備,很可能每個企業客戶都會要求有不同的外觀設計,以配合其設施和形象等。現正和一個地產集團屬下的商場商討合作,商場提出,不希望未來之樹配備水缸,希望釋放二氧化碳到水中成為碳酸水的過程交回該公司處理,不在商場內進行。

鄭逸豪表示,可以提供多個體積較大的樹脂微粒容器給商場,讓商場的職員每日更換一次。然後,該公司每隔幾日上門收集一次,運回公司處理即可。現時,未來之樹已有一個簡單的手機App,可以顯示其運作數據,並會再改進。

更多港聞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TSA月前作文卷出題「白紙」
【明報專訊】內地最近爆發示威抗議,不滿防疫措施過緊,有人舉起白紙「無言抗議」,坊間就「白紙」鴽t意有唔同說法。最近有網民發現,2022年鴷... 詳情
【Emily】國家憲法日 觀塘區嘉年華千人出席
【明報專訊】政府噚日舉辦「國家憲法日」大型座談會,唔少政界人物參加,包括司局長及議員,唔少議員及人大代表都鶷{場打卡,將相片上載社交媒體。部... 詳情
【Emily】CY赴星洲講talk 話港可做超級聯繫人
【明報專訊】唔少人視香港同新加坡係競爭對手,其實兩地之間都有好多交流。前特首梁振英(CY)日前就去新加坡出席新加坡香港商會晚宴,以「香港——... 詳情
【明報專訊】前財政司長曾俊華近期頻頻有感而發,噚日鐪acebook分享日前睇鬙悝f爵安同毛舜筠主演鵅m過時.過節》以及《黑豹2》,提到兩套...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