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可持續消費否 七成五學生以價錢分辨

[2022.11.07] 發表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的調查發現近半學生因心癮而消費,聯盟總幹事張一心(左二)提醒同學消費時控制心癮及多考慮環境保護和公平貿易等因素。
「綠在區區」回收站會接收8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
(表1)
九巴新一代單層電動巴士(圖)配備免費5G Wi-Fi上網服務。九巴預計2025年車隊會增購至500部電巴,佔車隊八分之一。
(表2)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可持續消費」的主要原則包括「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沒有增加對環境的損害,以及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香港公平貿易聯盟2022年1月15日至2月14日以問卷訪問628名中學生,發現他們對可持續消費模式認知不足。調查發現約96%受訪中學生到超市購物時會先考慮產品價錢,只有約20%關注產品物料或生產過程是否對環境友善、包裝可否回收及有否公平貿易認證;75%受訪中學生以產品價錢分辨消費行為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模式,其次才考慮健康及環保。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總幹事張一心說,學生將價錢及可持續消費模式掛u,反映他們認知不足,「以為可持續只是指經濟方面更是謬誤」。她稱調查發現只有約三成受訪者拒絕吃波士頓龍蝦,反映同學在消費前對產品產地關注不足,不知道捕撈波士頓龍蝦時,會威脅極度瀕危物種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安全。

回收方面,31.8%受訪中學生表示其所住的區域設「綠在區區」回收點;聯盟發現有7區未設固定的「綠在區區」回收站,未能舉辦展覽、導賞團等宣傳環保的活動,促請政府增加回收設施,令回收更方便快捷,以鼓勵中學生實踐可持續消費。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學生事務主任、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師何喬翹說,通識科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後,學生或較少機會研究環保議題,建議學校可加強跨學科活動,如舉辦主題周及邀請非政府機構合辦工作坊,並盼環保署讓學校申請設入樽機,方便及鼓勵同學回收。她又說,即使公民科取代通識科,課程仍會教授可持續發展的課題,認為兩批修讀不同課程的學生在可持續消費的意識上分別不大。

港人認知升 回收習慣未如理想

為了解香港市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態度及行為,消費者委員會分別於2016及2021年發表可持續消費研究報告,發現受訪者對可持續消費認知、態度、行為與意願整體呈上升趨勢(見表1),惟回收習慣未如理想。

消委會建議針對可持續消費加強公眾教育及建構支援平台;制訂方便使用、嚴謹及有透明度的廢物管理系統;企業價值鏈(產品生產到報廢處理)採用可持續原則;企業為產品和服務提供準確的可持續信息;政府制定有關法例和執法措施;建立長遠促進回收和可持續產業發展的政策等。

■知識增益

綠色運輸

政府2021年底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當中提到推動綠色運輸為其中一項減碳策略,以爭取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環保觸覺2022年6月至7月期間收集503份有效問卷,了解市民對引入環保公共交通的接受程度。調查發現,97%市民支持香港逐步引入環保公共交通,但有23%受訪者不願為綠色交通多付車資,39%人表示只願多付1元以下,38%人表示願意多付1元或以上車費。

環保觸覺研究主任劉加揚表示,市民對綠色運輸接受程度高,但大部分不願支付或只願支付小部分成本,他建議政府參考歐盟國家,將綠色債券基金應用於資助綠色運輸,例如法國和德國從綠色債券收入提供交通月票予公務員、興建鐵路和改善水上交通等。調查亦顯示,受訪市民的常用交通工具以鐵路和巴士為主,另有約10%以小巴為主。劉加揚表示,現時零碳交通主要集中於鐵路和巴士,忽略了乘客量達10%的小巴,建議應為小巴提供更多停泊及充電設施。

■公平貿易Q&A

Q:什麼是公平貿易?

A:公平貿易期望透過建立基於對話、透明和尊重的貿易伙伴關係,促進合乎公義、公正和公平的國際貿易;保障生產者權益;並助世界可持續發展。

(見表2)

Q:如何辨識公平貿易產品?

A:部分公平貿易產品印有公平貿易認證。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網頁指出,目前國際認受最高的公平貿易認證系統包括公平貿易認證(Fairtrade)以及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

■模擬試題

顧問教師:陳志華

1. 根據「可持續消費普及度」圖表,描述兩個主要特徵。(4分)

2. 假如你是環保組織的發言人,你建議可如何推動可持續消費?參考資料,說明你的答案。(6分)

■參考答案

1. ˙可持續消費的認知與態度改善

受訪市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與態度評分整體呈上升趨勢。根據資料,2020年受訪市民關注產品可持續資訊的程度評分為75,較2015年的72分增加3分;家居節約能源與廢物分類方面,2020年受訪市民認同兩者「容易做到及有好處」的評分分別為80及77,分別較2015年的75分及73分,增加5分及4分。圖表反映受訪市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與態度5年來有輕微改善。

˙回收行為未見改善

受訪市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與態度的2020年評分較2015年的改善,惟在回收行為上未見實際改善。根據資料,2020年同意「家居廢物分類容易做到及有好處」的評分較2015年增加5分,然而受訪市民在「頻密及妥善處理回收物品程度」評分上,2020年與2015年分數均為63,維持不變。圖表反映在回收方面,受訪市民整體對可持續消費的認識增加,但實際行為未有太大改善。由此可見,不少市民知行不一。

2. ˙公眾教育

如果我是環保組織的發言人,會運用影響力建議政府及其他相關團體加強公眾教育,以推動可持續消費。根據資料,香港公平貿易聯盟總幹事張一心說學生對可持續消費模式認知不足,如撈捕時會威脅極度瀕危物種、北大西洋露脊鯨安全的波士頓龍蝦,只有三成受訪學生拒絕食用,反映同學消費前對產品產地關注不足,以及環保意識不足。

為解決前述問題,環保組織可推行更多公眾教育活動,並針對學生對可持續消費認知不足,於舉辦宣傳活動時,以易懂及傳播度更廣泛的媒體,加強公眾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例如環保組織可設立以可持續消費為主題的社交平台網站,提供教育資源供有需要者下載,亦可與教育局合作,助環保組織舉辦到校活動,以加強推動下一代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可持續消費的習慣。

˙經濟支援

如果我是環保組織的發言人,會建議政府透過經濟支援方式推動可持續消費。根據資料,環保觸覺2022年的問卷調查發現97%受訪市民支持香港逐步引入環保公共交通,但有兩成受訪者不願為此多付車資,近四成受訪者表示只願多付少於1元,反映大部分受訪者不願為環保付出額外交通成本。

如政府設相關支援,可起帶頭作用,推動更多市民關注可持續消費議題。另外,環保組織可舉辦調查及記者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等,為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提供綠色轉型資助,以加強推動可持續消費。例如資料中環保觸覺研究主任劉加揚建議政府可將綠色債券基金應用於資助綠色運輸。政府提供經濟支援有助公共交通營辦商毋須轉嫁大部分與可持續消費相關的成本予消費者,市民亦更易接受交通工具轉型。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40期]

更多教育
你識唔識:5年建3萬簡約公屋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2022年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列舉七大範疇政策,包括建設「簡約公屋」。以下新聞大事,你識唔識? ... 詳情
法治教育:高度自治
【明報專訊】《基本法》訂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high degree of autonomy)。... 詳情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資料:新聞撮要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專家諮詢委員會旨在促進兩地協同規...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高才通」招年薪250萬名校人才 門檻高於星洲 特首李家超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詳情
我的生命:冷靜法寶
【明報專訊】我們皆有喜怒哀樂,但當情緒激動時,父母和老師便會提醒我們冷靜,可是如何才能冷靜?不妨先試試《冷靜法寶》中11種冷靜方法,重拾平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