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人交友App遇騙案 學者:高學歷較不願求助
【明報專訊】網上交友軟件五花八門,相關騙案時有發生。團體「關懷愛滋」昨公布調查,發現逾兩成受訪者遇過網絡騙案,涉及泄露私密照片、個人資料或損失金錢等,當中逾六成因而影響精神健康狀G,包括抑鬱和焦慮;團體鼓勵受害人如有需要應求助並使用坊間的「未經同意發放私密影像下架支援」服務。
六成精神受損 抑鬱焦慮
關懷愛滋5至6月於網上訪問401名18至35歲市民,了解他們在交友應用程式所遇騙案情G,發現逾兩成在受訪前兩周曾遇騙案,當中約七成泄露個人照片及影片;約六成泄露社交媒體資料;約4%受訪者(18人)泄露私密照片。
關懷愛滋項目經理兼註冊社工陳智傑說,涉及泄露私密照片的受害人分佈於不同年齡,如受害人被泄露於網上的資料難以移除,對其精神健康影響亦大,「覺得自己形象盡牷v。中大賽馬會公共壎秅帡羆h醫療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楊雪表示,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較不願求助。
陳智傑稱,關懷愛滋及組織「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均向不同對象提供「未經同意發放私密影像下架支援」服務。他以關懷愛滋的服務為例,雖不保證成功,但相信組織介入後網上平台或較快將相關內容下架,鼓勵受害人需要時求助。
團體推支援下架服務
教育局近日推出《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擬定稿),希望中小學生在9個素養範疇,學習使用互聯網等不同技巧,包括有效及符合道德地運用資訊,「保護自己免受網絡欺凌等網上威脅,並拒絕發起及參與此類行為」,亦建議初小生開始注意虛假資訊,高中生則要懂得解釋製作和散播虛假資訊的潛在原因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