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今年首季7宗醫療風險警示 病情好轉未獲重新開藥 翁不治
【明報專訊】醫管局昨日發布最新一期《風險通報》,列出今年首季7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和20宗重要風險事件。有醫護人員安排長者入院時,茠曭怜悸A一款口服藥,惟病人病情好轉後,醫護未有重新處方該藥,一天後病人不省人事,經搶救後離世。《風險通報》指事件顯示停止病人重要藥物前須檢視病史的警覺性低,應為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發展警報系統及改善有關處方的文書工作。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稱事件罕見,難憑《風險通報》的有限資料來確定病人死因與醫護未有重新處方口服類固醇是否有關。
一名81歲老翁患有多種疾病,自2014年起,因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開始服用一款口服低劑量類固醇(Oral Hydrocortisone)。他今年因胸部受感染、敗血性休克入院,醫護安排他停用一款已服8年的口服類固醇,改用針劑型的低劑量類固醇(IV Hydrocortisone)代替。老翁後來病情好轉,並停用針劑型類固醇,惟醫療團隊未重新處方老翁過往慣用的口服類固醇,一天後老翁被發現不醒人事,經搶救後離世。
崔俊明表示,根據《風險通報》的有限資料,不肯定是否因醫護無重新處方口服類固醇導致老翁死亡,認為事故罕見。他解釋,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患者,會體重下降、影響食慾、身體重要器官均受影響。他指,一般在病人入院時,醫護安排停服一些慢性病的藥物是慣常做法,例如「三高」藥物,惟病人出院時醫生應按需要重新處方藥物。崔認為,事故反映涉案醫護欠仔細了解病人過往用藥紀錄。
突失知覺剖腹產子
婦顱內出血5天後亡
另一宗風險警示涉及一名懷孕34周的37歲孕婦。孕婦無明顯病史,今年因呼吸急促和上腹疼痛入院,其後懷疑出現高血壓及子癇前症(pre-eclampsia,又稱妊娠毒血症)。醫生擬為孕婦安排藥物治療及緊急剖腹產子,惟發現她失去知覺、血壓仍高。醫生立即安排產科搶救,剖腹誕下嬰兒,但生產過程孕婦瞳孔放大,術後腦掃瞄反映她顱內大範圍出血,延至5天後離世。醫管局稱該孕婦個案屬「不幸」,稱院方安排是及時和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