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4年 因父「開門」 拒做DSE逃兵 學懂與低潮共存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昨日放榜,移民潮下,8名狀元的去或留受到關注,他們都表示對香港有很強歸屬感、很愛這個地方,其中6人希望未來行醫,貢獻社區。本報亦訪問了4名有特別經歷的考生,有人曾坐困愁城、想了結生命,最終因為家人的愛步出情緒低谷,並希望以自身經歷,寄語其他人學懂與不快樂共存。
明報記者 鄧佾文、張煒琳 實習記者 姚超雯、潘明卉、黃嘉妍、李芷珊、楊佩瑩
「16、17歲的時候希望18歲能死去……可能又是覺得自己很沒用。」現年19歲的譚詠聰,手腕的疤痕源於他17歲𠝹手那夜而留下,半年後他服藥自殺,譚父叫救護車將他送院,等上病房之際收到來電,傳來爸爸的哭泣聲,「你幾時可以生性啲呀?你知唔知你嫲嫲啱啱走咗喇」。這份內疚打破了詠聰4年以來的自我封閉,漸漸步出情緒低谷、重拾學業,努力完成今屆中學文憑試(DSE)。雖然不快樂仍會來襲,但詠聰已學懂「如何與必然會出現的不快樂共存」。
被嘲肥仔自卑 不懂溝通爆煲
患邊緣性人格障礙 兩度自殺
就讀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的詠聰小學時因身形肥胖,經常被同學等嘲笑「肥仔」,一直感到自卑。升中後,他希望繼續與小學玩伴維持友誼,即使平日相處被戲弄也默默忍受,加上面對新環境,不懂跟別人溝通,情緒最終「爆煲」,15歲中二時被診斷患上精神病「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我價值較低,難以控制自己情緒,或有自毁傾向),「我太在意別人如何看我,覺得自己很矮,和別人比較起來很醜、很差」。
父睹子輕生母過身 終捱不住
那段時期詠聰將自己關閉起來,不進食、不洗澡,每星期只上學一兩天。升上高中,詠聰學業開始跟不上,看到其他同學在讀書或體育等範疇都有成就,自己一事無成,便想「了結」自己,𠝹手、服藥。父母當時很擔心,除了不時向學校、社工求助,亦陪伴兒子左右,「我看得出他們想和我談,不斷問我究竟有什麼不開心、可以直接說出來,但我就是不說」。
住院一月 靈藥是醫患同行
詠聰兩年前一次輕生,同日祖母過身,他隔着電話聽到爸爸痛哭,「當時知道爸爸也捱不住了」,他很內疚,開始思考為何自己會變成這樣。其後他被送入醫院約一個月,治療詠聰的並非藥物,而是病人和醫護的同行,他們每日傾談,發現大家都有很多共通點,互相安撫,「覺得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感覺,他們覺得不開心是很正常,最重要是人無事」,漸漸詠聰走出負面情緒的漩渦,學懂如何面對低潮期及體諒身邊的人。
由病房重返班房,升中五的詠聰開始要備戰DSE,雖有努力溫習,卻感力有不逮。詠聰原本打算棄考,「好擔心成績表出來全部都是U」,但想起祖母去世一事令爸爸情緒崩潰,不希望家人失望,做即使預計成績未如理想,都決定應考,因為不想後悔。
詠聰回想開考首兩三天,面對英文聆聽及數學科,很多題目不懂作答,想過衝出考場。令他繼續留下來完成考試,一半是來自家人、社工、老師等給予的力量,另一半是他願意接受幫助和意見。DSE昨放榜,他希望日後投身護理行業,透過「啟航計劃」(政府資助讀兩年兼讀課程,為有志在社福界護理工作發展的青年人安排聘用和培訓)攻讀相關課程。
回望過去,詠聰很內疚將一直關心他的家人拒諸門外,甚至向他們發脾氣。他近日無意中找到媽媽的日記,才知道當時自己的情緒如何影響家人,「她寫的字令我覺得很對不起、內疚,(媽媽)常常都寫『希望我的兒子不要這樣』、『我只希望和兒子緣分未完時,他可以再次開心』」。
詠聰在視藝科校本評核中,用畫繪畫自己的心路歷程。其中兩幅分別表達面對負面情緒的不同方法,一是繼續沉淪,二是接受他人幫忙,釋放負面情緒,詠聰學會了後者,「世界所有事不會因為你不開心而停止,人人都會不開心,你要看看如何面對」。他鼓勵其他有相同經歷的學生,要支持下去,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DSE放榜)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