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樽回收再諮詢 政府主導變市場營運 按樽價起點每個1毫 環保署:政府角色監察運作
【明報專訊】環保署預期最快2025年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透過回贈鼓勵市民交回膠樽循環再造。去年5月政府完成公眾諮詢,事隔逾年仍未交代結果。環保署近日罕有再諮詢業界及環團,由原本提出由政府主導推行計劃,改為建議由市場營運模式推行,以提升計劃靈活性及運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而每個膠樽回贈額以0.1元為起點,冀目標回收率由推行首年的40%增至第5年的75%。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保署回覆本報查詢時稱,政府初步想法,是市場負責收集和處理廢膠樽,透過「計劃營運者」以商業形式直接向飲料供應商收取營運費,期望供應商、收集商、回收商更積極,提高效率及成本效益。政府角色是制定計劃法律框架,以及監察運作。環保署稱會盡快敲定計劃運作模式、細節和規管框架,草擬法律條文,盡早啟動立法程序。
目標回收率40% 2019年不足1%
環保署資料顯示,2019年香港棄置15.5億個飲料膠樽,人均每年約200個,但回收率不足1%;政府去年5月完成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收集逾4600份意見書,但尚未公布結果。該諮詢文件建議由政府向本地飲料供應商徵費,並委託承辦商收集膠樽、提供回贈及再造。
政府建議生產商外判營運
政府最近就市場營運模式再諮詢業界,建議由生產商自行聘請承辦商,並支付承辦商費用以營運計劃,包括向消費者提供回贈,及設回樽點等(見圖)。有業界表示,消費者日後購買飲品時支付的「隱藏」費用,或較政府主導模式為低。
香港太古可口可樂稱,公司向政府提交的回應中表示,希望各持份者均能公平承擔責任,以及設計出具成本效益及能妥善處理膠樽的回收系統,飲品業界正尋求機會,與環保署共同探討最佳回收方案。屈臣氏集團稱,只要策劃及執行建基於公平、透明、並有效提升香港整體環保利益,均樂意支持。維他奶國際集團表示,正與業界了解對計劃的看法,並會透過香港飲品製造商會向當局反映意見。
環團:按樽價應1元起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根據環團去年民調,回贈或按樽金額愈大,公眾對計劃支持度愈高,如按樽金額1元,支持度達71%,認為法定最低退款額應以1元為起步點,才有力推動回收。她又表示,容許生產商聘請營辦者執行,恐責任亦會外判,認為政府應就回收率訂立相對較高的罰則,以責成生產商提高回收量。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相信,由業界主導計劃會更有彈性,「每個膠樽回贈以0.1元為起點,若推行一段時間達不到政府設定的回收率,預料業界會調升回贈金額,增加誘因,令市民交回膠樽」;但亦認為要配合罰則,令供應商更蚨礡A否則回收目標將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