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為將來疫情準備 醫療系統應改革 「開會文化 浪費前線時間 集體負責 變集體不負責」
【明報專訊】處理疫情往往要和時間競賽,袁國勇認為,香港為將來其他疫情做準備時,其中一個需改革的,是醫療系統的「開會文化」。他說,開會文化衍生自集體負責制,但醫療系統有不少長達數小時的行政性質會議,集體負責變成「集體不負責」,也浪費了前線時間,他認為每次開會都應按與會者的薪金,計算開一次會花了多少錢,讓公眾知道為何該會議值得花這筆錢。
倡計算與會者薪金
「讓公眾知道為何值得花這筆錢」
袁國勇說,醫療系統常開很多且時間很長的行政性質會議,但開會後未必能就討論的議題下決定,令前線真正能見病人或處理其他專業工作的時間很少,「這些會議很多都準備得不好,很多時(與會者)對開會內容的認識很少,開會時間很長,我覺得行政性質的會議不應超過一個半小時,最多最多兩小時,但有些會議開四五個小時」。
他認為,醫療系統開長會議是因為要令所有人都明白相關議題、有共識,是出於集體負責制,但這不僅浪費大家時間,亦會令集體負責制變成「集體不負責(collective irresponsibility)」。他建議,若要開行政性質會議,與會者應在開會前已理解相關內容,開會只討論有爭拗的議題然後下決定,亦應計算每次會議花了多少薪金,並要讓與會者、高層及公眾知道這個會議為何值得花這筆錢。
首兩年疫情「政府做得不錯」
不過,袁國勇表示,特首林鄭月娥的專家顧問團從不開這麼長時間的會議。他又說,政府在新冠疫情首兩年做得不錯,染疫、死亡人數都算低,官員也有值得肯定之處,如林鄭有聯絡檢測承辦商,令本港檢測量提升,也有聯絡疫苗廠和藥廠;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有提高疫苗接種能力,做到「針等人」;食衛局長陳肇始有推動食肆和酒吧達到通風要求,否則這些場所的爆發或更嚴重。
(回歸25年 危與機)